电影《决胜时刻》观后感影评5篇_看《决胜时刻》有感
“《决胜时刻》是一部出人意料的电影,一般重大历史题材都会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和全景描绘,但《决胜时刻》更多的是宏大历史中的生动切片和壮丽史诗的细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决胜时刻》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2019《决胜时刻》观后感
今天,由黄建新、宁海强联合执导的电影《决胜时刻》正式公映。作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重点献礼影片,《决胜时刻》再现了1949年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进驻北京香山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历史,著名演员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等联袂主演。本月11日,片中播音员孟予的饰演者、青年演员王丽坤曾做客《今日影评》并自评身处伟大时刻的“普通小人物”形象,引发观众热议。
9月20日,电影《决胜时刻》的核心主创——编剧何冀平女士做客《今日影评》,以创作者身份解析这部以独特视角还原伟大时刻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影片,同时也与观众朋友分享片中领袖形象创作心得。
小人物映射时代波澜
热搜词彰显主席特质
对于新中国成立至关重要的1949年春天,曾在《建国大业》等影视作品中有过多次展现。为集中描绘这一段光荣岁月,电影《决胜时刻》在剧作层面做出了怎样的创新?面对《今日影评》抛出的疑问,影片编剧何冀平坦言,她在创作之初就希望能以一个特殊角度再现这段历史。而为了更加突出毛泽东的形象,她也在片中专门设置了警卫员陈有富、播音员孟予和小战士田二桥这三个“小人物”。何冀平对《今日影评》表示,他们的加入不仅侧面展现出毛泽东作为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更映射出大时代的波澜壮阔。
《今日影评》节目现场,何冀平以紧跟新媒体潮流的“热搜词”形式,结合三个小人物关系视角“跨越时空”,为片中的毛泽东形象选定出“职场好领导”、“热心牵线人”及“走心忘年交”三词。其中,“职场好领导”正是由黄景瑜饰演的便衣队长陈有富眼中毛泽东的形象。据何冀平向《今日影评》介绍,在和平解放后敌特形势复杂的北京,保卫毛泽东的工作极为重要,而寸步不离主席身边的陈有富自然与洒脱的毛主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细节事件,在烘托主席与战士亲切关系的同时也展现出战士们的无畏付出。
风趣幽默关爱青年
拉近领袖形象距离
洒脱之余,毛泽东伟大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他的幽默感上。《今日影评》节目现场,主持人陈旻诵读了1948年毛泽东主席写给李达的一封信:“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盼兄速来参与经营。”毛泽东将共产党的奋斗史比做一个公司成长的幽默比喻,何冀平也对此万分欣赏。大量查阅文献的她在向《今日影评》分享另一则主席趣闻之后表示,当前一些文学或影视作品把毛泽东形象描绘得过于一本正经,而她所要做的正是拉近风趣的领袖与我们的距离。
对于毛泽东主席“热心牵线人”的“人设”,何冀平对《今日影评》介绍道,主席非常喜欢帮助青年男女,她也因此在电影《决胜时刻》中设计了陈有富与播音员孟予间相爱并受到主席帮助的情节。据何冀平进一步向《今日影评》介绍,片中陈有富常因护卫主席而与爱人失约,毛泽东在了解情况后主动施以“锦囊”相助,绝不会因为自己的领导身份而对下属晚辈不屑一顾。
借情设计呈现真实领袖
温故知新只为更好前行
电影《决胜时刻》中,16岁小战士田二桥的形象,与毛泽东有着极为密切的情节关联。据何冀平继续向《今日影评》介绍,片中经毛泽东批示回到家乡的田二桥,始终与毛主席保持通信,两人堪称一对“走心忘年交”,更近似“父子关系”。然而不幸的是,田二桥在渡江战役中光荣牺牲。何冀平对《今日影评》坦言,好像主席骨肉一般的二桥,是对牺牲于朝鲜战场的毛岸英烈士的“借情”设计,意在真实展现毛泽东为人父的不为人知一面。作为职业编剧的她表示,只有自己笔下的人物为自己所喜爱,他们才有可能被观众喜欢。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包括《决胜时刻》在内的一批家国题材优秀影片集中问世。谈及亲身参与的献礼影片创作工作,何冀平向《今日影评》深情表示,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自己有责任将这些名留青史的伟大人物活灵活现地写出,并令他们的形象同时留存在银幕与观众心中。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秉持温故知新态度的何冀平继续对《今日影评》指出,我们一定要先知道这些历史,才能知道今后应该怎么走。
2019《决胜时刻》观看有感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博纳影业联合摄制,何冀平、黄建新、王青伟编剧,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共同导演的电影《决胜时刻》于9月20日上映。影片讲述1949年,党中央领导人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背景下,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影片中既有对历史宏大叙事的多层面展示,也不乏对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生活化一面的细致刻画,情感充沛,表现细腻。
1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决胜时刻》在北京举行专家研讨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陈名杰,北京市委宣传部影视处处长霍志静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等行业专家、《决胜时刻》电影主创组成了22人专家团,在观影后对影片进行了点评及提出建议,新京报记者揭秘影片拍摄幕后,及分享《决胜时刻》真实的观影体验。
生活化:呈现领袖生活和情感世界
从十年前黄建新执导的《建国大业》到今年的《决胜时刻》,不仅是导演本人,包括曾多次饰演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的演员唐国强、刘劲、刘沙、王健等人也都再次回归重聚。
谈及两部影片的异同,黄建新表示,虽所讲故事发生的时间节点有所重合,但无论是叙事方式还是人物塑造,两部电影在艺术创作上都有所不同。黄建新用“大事不屈,小事不拘”来形容《决胜时刻》的影片创作,他坦言,影片根据史实做了一部分艺术加工,但所有细节都有据可循,黄建新希望观众能够在《决胜时刻》中看到领袖不常见的生活化的一面。
在拍摄《决胜时刻》时,黄建新将创作重点集中在塑造人物上:“何冀平老师写人物是数一数二的,对人物有了聚焦,我们导演创作的维度就宽了,很多可能性也就出现了。前期沟通时,何冀平说有一个想法,就是写几个毛主席身边的年轻人,比如他身边的警卫队长、小战士、还有毛主席的小女儿,这些看似平常人身上不平常的故事让我们很兴奋,我们希望这个电影喜怒哀乐都有。”
黄建新强调《决胜时刻》要“以情制胜”,希望通过呈现领袖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打造出一部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年轻观众的主旋律题材电影。影片中大部分情节选择从微观视角切入,融入了大量毛主席个人生活的桥段,比如到戏院后台跟梅兰芳见面、在街头品尝北京小吃、教警卫员如何给对象写情诗,毛主席教女儿捉麻雀,并围绕毛主席设置多重人物关系,如陈有富和孟予“靠主席牵线”的纯粹爱情,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让毛主席在性格、情感及生活细节等不同层面,无限贴近其真实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表现出领袖身上的直爽真性情。
效率:67个工作日辗转11城拍摄
“67个工作日连轴拍摄,连续十余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黄建新说,《决胜时刻》创造了他导演生涯的一个“奇迹”。
黄建新回忆,执导《建国大业》时,拍摄时长百余日就感觉时间已相当紧张,而十年后执导《决胜时刻》,拍摄周期只有81天,除去转场时间,实际拍摄只有67天,这样紧张的创作周期,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整个主创团队来说,起初都被看作是“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黄建新回忆:“《决胜时刻》后期录音、剪辑、调光那段时间,我已连续十六七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到最后人累瘦了、病倒了,但影片总算完成了。”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也表示,《决胜时刻》的高效完成是一个“奇迹”,67天辗转北京、上海、沈阳、宁波、大连等11个地方,创作也保证了艺术质量,尤其黄建新这次也弥补了不少在影片《建国大业》创作中的遗憾,尤其看至片尾,彩色的《开国大典》中毛主席真实的光辉形象出现引全场鼓掌:“我们有信心,这个片子在上映后会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很好的社会效益。”
创新:周恩来形象塑造更立体
《决胜时刻》中饰演周恩来的刘劲也参加了专家研讨会,自踏入影视圈,刘劲便成了专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塑造周总理有无可比拟的经验。很多人说,演员塑造角色,但在刘劲看来,多年饰演周恩来的经验也让他不知不觉中重塑了自己。
刘劲回忆,第一次饰演周恩来是在1995年的电视剧《遵义会议》中。随后的24年间,刘劲扮演过不同时期的周总理形象,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黄建新执导的《建国大业》及这次的《决胜时刻》。刘劲希望自己在《决胜时刻》中将周恩来的另一面表现出来:谈判桌上,周恩来与自己亦敌亦友的兄弟张治中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但在谈判桌下以情动人规劝张治中,展现兄弟情谊,“以前我们看到的周恩来是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为党为人民的革命情怀,理想信念表现得较多,但在这部戏中,周总理的形象会更为立体和丰满。”
研讨会现场刘劲还表示,演员能碰到一个好题材是最幸福的事,“十年前我和黄导拍摄了《建国大业》,我们一直期待再合作,这次通过《决胜时刻》我终于又回到了这个团队。这是一个非常温暖、强大、出作品、出经典的团队,演员在现场随时都是一种创作状态,我们8月份拍3月份的戏全是穿着大棉袄,不拍戏时也不会把衣服脱掉,因为想一直在戏里。”
2019《决胜时刻》观看影评
在《决胜时刻》最关键的时期,黄导每天只睡几小时,真的太不容易了。黄导和宁导都是有创业激情的。这一部电影是组织化创作的一次生动实践,我们这一次围绕中共中央在香山整理了上百万字的资料给创作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这次《决胜时刻》主创团队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突破《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刷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最新的票房纪录,我们期待。
尽管《开国大典》《建国大业》都涉及相同的内容,但是《决胜时刻》这次整个创作过程,能看出来确实是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一次特别的新突破。大家一致觉得这部片子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厚礼,因为影片故事中在香山的这一段时间,是奠定新中国大局未来格局的一个关键时期,影片把这段黎明光辉的朝气呈现了出来,是一份非常好的献礼作品。
影片艺术上的突破我也很想特别提及,过去我们都是从党的角度去写历史,现在是站在多维度去描述历史的立体性。我们设计了警卫员、家庭成员,给了这些任务不同的各个层面的人物以塑造空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意识,无论是大人物、小人物、敌人……人物都“活”起来了。这一点上,《决胜时刻》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
这部影片有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影片叙事节奏控制得非常好,能够把人代入到叙事当中。电影整体结构非常丰满、非常有激情,影片观看过程当中,能让观众沉浸在一种饱满的情绪状态里,我觉得这是整体的叙事、节奏、风格区别于我们之前看到的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原因,它让我们有很多新的感受,也让我们有新的感动。
第二,领袖的人民情怀和战友情怀传递得非常充分,通过细节呈现在每一个重大的关键点上,领袖们心中想到的是人民,是人民的生活,这种表达拓展了我们主流价值表达的新空间,说明了“决胜时刻”时我们在光明的道路上前行,最重要的就是把人民情怀和战友情怀放在首位。
《决胜时刻》是一部出人意料的电影,按照常理,文艺作品要呈现重大历史,一般都会用波澜壮阔宏大的叙事和全景描绘,我们之前有很多这样的创作,但是看了《决胜时刻》以后,我发现片中有和平谈判、渡江作战、新中国成立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但更多的是宏大历史中生动的细节切片,这带给观众意外的发现,从而使得《决胜时刻》与众不同。
《决胜时刻》这种以小见大是以科学历史观为前提,正因为如此,影片虽然采取了历史细节、生动切片但没有遮蔽历史、淹没历史,也没有让历史碎片化、冗长化,它对历史塑形和筑魂的同时,也从历史、意义、思想和审美价值出发,极大增强了历史感染力,让历史鲜活了起来。
我看了之后一直在思考,这种主旋律电影会不会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我觉得一定会!因为我在看片子的时候好几次特别感动,甚至有想哭的冲动。在电影院观影的气氛感染了我,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看,而且在每一个有趣的地方,我能感觉到观众同步地都对这部分产生了一样的印象。
我觉得一个艺术作品最高的境界反而是“自然”,所以我觉得《决胜时刻》从导演、编剧等方面,特别好的一点就是举重若轻。比如我印象特别深的几场戏,毛主席去看梅兰芳的演出,我看到两个人的伟大,梅兰芳的反应淡定得体,这段戏让我舒服的地方在于,电影没有非要众星捧月般地去塑造伟人,而是没有丢失配角的存在感。所以年轻人来看这片子的时候,能看到每个角色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有光彩,从创作上来讲,这点我很佩服。也希望宣传的时候,我们也能用年轻人所喜欢、所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给他们,我相信这样做,电影一定能成为一个爆款。
这个影片没有疲于叙事,尤其开场很棒,有抒情性、有诗意,是大格局、大情怀的东西。我看这影片一方面是学习,另一方面也希望有一些总结,很多这类主旋律题材的影片它有些东西是必须表现的,但如何也保证艺术上的戏剧性?《决胜时刻》这方面做得不错,比如何冀平老师设计的播音员角色非常重要,她上来就念文件、念通讯,把大历史、大政治的这些内容通过播音员传递给观众,这是戏,他们把情绪融到戏里了。
2019《决胜时刻》观看心得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驻香山,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国共和谈、渡江战役、筹备新政协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影响中国命运的大事,都发生在香山。但这段历史,在以前的影视作品里鲜有集中表现。今天,这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往事正式搬上大银幕。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由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共同导演的电影《决胜时刻》在北大首映、全国点映中收获了首批观众的好评。昨天,《决胜时刻》专家研讨会举行,主创人员回顾了创作历程,与会者一致盛赞其角度独特、故事丰满、细节感人,完成了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又一次突破。
创作历程
14天写出大纲,67个工作日完成拍摄
去年10月,博纳董事长于冬和导演黄建新接到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的任务,要筹拍一部讲述1949年香山故事的献礼片。“布置完任务出来,我和于总就站在路边发愁。”黄建新坦言,当时自己就觉得“太难了”。如何不重复以往的主旋律创作,找到新的路径?
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之际,艺术总监张和平提出,他有一个最佳的编剧人选,就是曾创作过《天下第一楼》《新龙门客栈》《投名状》《邪不压正》等一系列佳作的金牌编剧何冀平。
“接到这个任务我也有一点犹豫,因为我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红色主旋律,完全没有经验,好在没有经验也就没有顾虑。我想,不管什么题材,必须要好看。”何冀平透露,当时她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要快。“11月接到任务,3月就要开机,所有人都在等我的本子。”
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并恶补了相关的影视作品之后,何冀平用了短短14天时间,就拿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故事大纲。“我的剧本向来是写人物,人物要有情感,有温度,有激情,尤其是毛泽东这样一个人物。如何表现他?我就设计了三个小人物,他们和毛主席之间的故事就构成了戏剧性,写出了不同层次的情感。”
这样一份大纲摆在黄建新面前,一下子就让他兴奋了。“何冀平老师写人物是数一数二的,剧本这样一聚焦,我们导演在创作上天地就宽了,可能性也出现了。”他透露,由于剧本采取的是虚实结合的创作方式,一开始大纲送上去报审的时候,专家对“虚”的部分是存有异议的,直到完整的剧本出炉,看到“剧本把毛主席写的那么生动”,终于顺利过审。
接下来的拍摄任务异常紧张,作为有丰富制作经验的导演,黄建新把制作流程细化到了每一天。“当时算了一下,除去转场,一共只拍了67个工作日。”为此,他和导演宁海强、摄影指导邵丹提前制作了“视觉前端剧本”,“我们用了二十几天的时间,拿了全世界100部战争片,拼装出了电影里的那场战争戏,最后剪成长度四分五十几秒的片段,把音乐配上反复修改。”实拍时,宁海强导演展现了他对战争片强大的驾驭能力,调了八台机器同时拍摄且无一穿帮,大大节省了后期制作的时间。黄建新总结,“动用一切方法塑造人物,展现喜怒哀乐,是这部电影创作的核心。”
优秀的剧本和强大的团队为《决胜时刻》注入了灵魂,也让演员有了充分施展的空间。曾多次饰演周恩来的刘劲说:“作为演员来说,真的是需要一个好剧本,所以这一次要感谢冀平老师创作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的一个好剧本。”他认为,片中不只是小人物写得非常有特点,对领袖人物的塑造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人物形象有温度、有情感,观众看了以后反响很强烈,领袖人物的另一面在这部戏里也表现了很多,包括周恩来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但在谈判桌下跟张治中是一种兄弟情谊,这种反差表现得特别强烈。我演得很过瘾,大家也感觉到这个周恩来和以往的周恩来形象不太一样,很丰满。”
在出品人于冬看来,《决胜时刻》有点像当年《建国大业》的姐妹篇,当年创作时的很多遗憾在这一次都弥补了。“尤其是片尾,当修复后的高清彩色4K的开国大典影像首次亮相大银幕,真实的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出现以后,全场鼓掌!所以我们很有信心这个片子会在今年的国庆档放映后,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很好的社会效益。”
专家点评
角度独特、故事丰满、细节感人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这部影片的叙事节奏控制得非常好,让观众非常容易被代入,“整部影片的观看过程当中,观众都沉浸在一种饱满的情绪状态中”。其中,领袖的人民情怀和战友情怀表达得非常充分。饶曙光说,自己在看到任弼时拉小提琴向战友告别的段落时,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这样的细节有新鲜感,把几十年浴血奋战的战友情表达到了极致”。他还提到,小人物的塑造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小战士还有毛主席的女儿,这些人物能够跟当下的观众实现一个有效的对话,使得年轻观众不仅仅了解了革命历史,更感受到革命烈士所带来人性的表达和感动。”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身边很多年轻观众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当时我就觉得这电影成了。这部电影立意很高而表达又平易近人,情感浓郁而又理性深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分享了自己的直观感受,并进一步表示,“影片深度挖掘了北京香山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北京的文化中心建设做到了很重要的奠基作用。我相信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双清别墅和香山会成为北京文化旅游一个新的胜地。”
除了立意深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更肯定了影片在艺术上的突破。“以往我们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走过戏剧化、诗意化、多维度、细节化等不同阶段,但这部作品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它是人物的历史。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历史其实是人的历史,而这部电影就是用艺术的方式,让一些消失的历史和人重新在大银幕上鲜活起来。”在他看来,影片很巧妙地设计了警卫员、播音员、主席的家人以及民主党派不同个性的人士,为塑造领袖人物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空间,提供了让人物活起来的可能性。此外,尹鸿也肯定了影片在制作上还原历史的精准把握:“这两年有些作品过度渲染战争场面,但《决胜时刻》在这方面树立了非常好的标杆,使影片的质感和最后纪录片的质感毫不违和,营造出真实的历史感。”
“《决胜时刻》是一部出人意料的电影,一般重大历史题材都会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和全景描绘,但《决胜时刻》更多的是宏大历史中的生动切片和壮丽史诗的细节。”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注意到,影片的英文名是《毛泽东1949》,“这个译名很好地体现了它的艺术特点,代表了一种更有温度的想象,一种更富细节的遐思”。
在细节处理上,《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特别喜欢毛主席帮贴身警卫写情书、和小女儿抓麻雀、去戏园子看《霸王别姬》等情节,“这些情节生动刻划了主席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儿女情长和人之常情。这种虚实衔接恰到好处天衣无缝,唐国强在塑造上真的是炉火纯青。”
2019《决胜时刻》观看体会
今日上映的电影《决胜时刻》,给观众准备了一个大“彩蛋”——片尾将播放时长4分钟的开国大典彩色纪实影像。能够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到如此超清画质的珍贵影像,大伙纷纷叫绝,“震撼”“请多排片”。
一个个历史节点,一页页山河变迁。开国大典,新中国沧桑巨变的起点,深深烙印在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在课本上、在影视作品里,每每读到、听到、看到这一历史时刻,那份激情与澎湃总会油然而生。而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国领袖的庄严宣告依然响彻云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道一句,“这盛世如你所愿”。
图片是凝固的历史,影像是岁月的再现。感动源于巨变与飞跃,也源于历史影像带来的那份真切。其实,对于许多历史事件,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就拿开国大典来说,我们都知道,对其中的诸多细节也能如数家珍。但这份认知大多来自文字以及珍稀黑白影像,在时间、空间上难免有一些距离感。而这一次,在超清的历史影像中,凝固的时间重新流动,老一辈革命家们的音容笑貌以及许多历史细节清晰可见,你我仿若亲临盛事,历史的丰富、深厚与生动就此展现。
而这一珍贵的“彩蛋”,得之可谓意外。导演黄建新偶然听闻,在网上看到过开国大典的彩色录像。为此其费尽心力、几经波折,终于在俄罗斯档案仓库中,找到了一段4分钟的开国大典影像。后经修复,胶片宛若新生。这启示我们,近代以来,限于特定时期的条件,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的记录和保存难度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史料不存在。就现实来看,有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或散落民间,或沉寂于国内外的档案馆、图书馆,下番功夫收集挖掘、系统梳理,一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历史是厚重而沉静的,但它会因细节的完善而更加丰满鲜活,会因呈现方式的立体而更加有血有肉。开国大典复原照震撼人心,对我们是启示也是提醒,“论从史出”,无论是抗战史、解放战争史还是近现代史,我们都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去挖掘、保护、利用、记录相关史料,让它们更清晰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我们的历史记忆更加真实丰富、栩栩如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