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个人工作计划 >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范文5篇

若水分享 1147

  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范文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一)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习惯养成计划

  我班在好习惯养成教育中提出了以下要求,开学初同学们就学守则、提要求、订常规,制定好习惯养成的班级计划:

  (1)早晨到校时要和老师同学相互问好;

  (2)自觉上好早自习,珍惜时间;

  (3)认真唱好歌,做好广播体操,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

  (4)课桌里的学习用品排放整齐,书本、文具等用品应保持整洁、干净;

  (5)课间文明休息,走路轻声,不在教室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

  (6)保持教室地面整洁,课桌里无废纸屑。

  好习惯养成计划订出后,对我们的习惯养成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在行为上引导,反复训练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

  于是我在落实开学初制定好习惯时,做了具体分解。如书本文具课桌里的摆放;个人及环境卫生……每周都提出明确可行的要求,并坚持:

  1、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

  2、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3、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循循善诱,以点带面,逐步有少数人能做到变为多数人拥有,最后汇聚成集体的强大力量,成为集体共有的“财富”。全体同学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终于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三、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养成,但相应的评价机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学们养成好习惯。于是我班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评价方法的改变:班级设有值日班长记录表。根据每周提出的好习惯具体要求,进行检查评比。每天有值日班长进行检查并记录,班主任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一周评比一次,评选文明之星、优秀作业、阅读之星、等谁达到了评比的要求,就换一颗星,张贴在班级“我最棒”的竞赛栏目中,作为优秀小组评比的依据。在表扬的同时,我对一些经常要违规的同学也进行一些小小的“处罚”。比如:排队不能做到快静齐,就留下来进行单独训练;还有不能按要求做到离开教室桌面整齐的,及时指出让其改正……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二)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班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班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卫生、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风校训,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班级管理网络,发挥班委会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队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周二下午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

  3、注重班内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好板报等宣传阵地,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寓“小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少先队活动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日制度:值日人员由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体现在星级评价上。“值周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中队争星活动,以值日生和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成员,每天对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班级小明星”评选制度:每个周,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等方式评选出“班级小明星”。这样,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学地遵守规范。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三)

  “有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只有始终秉承“德才兼备”的教育方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合格人才。近年来我校把“德育为首”列为治校方略的第一位,在各级部门的指导、支持与配合下,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距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切实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的的素质,促进校风、学风教风建设。特拟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一、 准确定位,“德育为首”。

  为了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领导要认识到位,要组建专门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方案,细化操作规程,把“德育为首”确定为治校方略的第一步,充分利用学校党、团、少队及德育教研组的职能作用,把任务、责任落实到各级层部门,依据各职能查摸情况,制定实践性可操做性强的阶段性计划,营造氛围,从小处着手,狠抓落实,分期总结,指导调整方案及目标,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的共识,学校教育工作运转正常,为德育教育及常规管理定准座标及轨迹,为学生管理注入活力,增加动力。

  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习惯养成教育教师更能实践“为人师表”。

  1、 在大力宣传,明确使命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领会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真正内涵,使全体教师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依法治教。塑造教师形象,使教师成为思想道德的楷模。

  2、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具体组织、引导、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做到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重点突出,真正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建立奖惩机制,落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管理责任,学校将教职工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挂钩,制定详细制度,每期对此项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单项评选,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教育方法不当的人和事,学校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对问题严重、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实行责任追究,激励全体教师成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排头兵。

  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细化过程,力收实效。

  1、认真学习,明确目标。依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目的,对教育对象组织开展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习和德育教育讲座活动,积极营造未成年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手抄报、校园广播室、刷写标语、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及社会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各班每两周以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做专题汇报,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2、 加强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每学年秋季开学初,针对学生的实际,对一、二年级进行国旗、国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进行《守则》、《规范》教育,使学生初步建立热爱党、热爱祖国和日常生活准则概念;对三、四年级重点进行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勤奋好学,国家、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培养;五、六年级重点进行初步的国家、民族、家乡历史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学习目的、意志、理想、良好心理素质教育及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振兴中华,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从入学起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学校要把各班学《守则》、《规范》作为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的重要条件,树立典型,倡导校园文明风气。

  3、 建设德育课程体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开足、开齐、开好思想品德课程,充分发挥思品课的住阵地作用,各学科都要渗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切实落实课堂的德育任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拓宽德育渠道,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构建“三结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网络。坚持家访、家长会制度,发放家长联系卡、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在德育基地组织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沟通,帮助、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5、“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抓好习惯养成教育。一要抓《守则》、《规范》的学习教育,每两周班级进行对照检查、总结,学校每月一次专题汇报会,每学期举行一次日常行为规范竞赛活动和测试,达到了经常化督查的目的;二要结合创佳评差活动,每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卫生第一”一次,发放流动红旗,班级之间开展竞赛,带动学校整体工作;三要以队会为主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少先队定期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学习伟人事迹,以良好的道德情操陶冶人、教育人、鼓舞人。

  我校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力争本期末初步形成管理、教学、服务、环境育人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综合教育及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考核制度和奖惩细则,学校争创麟游县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示范学校。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四)

  一、 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三字经.》、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检查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穿校服、佩戴红领巾、校徽、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

  ④不迟到,不贪玩;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

  ⑥出入教室,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楼梯,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黑板擦等物品;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每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食;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发挥班级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周会、校本课、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

  (二)开展各种班队活动,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周星期五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及时开班会制度,总结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面工作。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利用学校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寓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大型的学校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除要求学生排队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致谢外,对队员的敬礼、站立、以及红领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规定。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通过参观访问教育,培养和激发儿童的“五爱”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六、具体工作安排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日积月累、反复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特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行为规范逐条分解,分周落实养成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二周:严格守纪,按时作息。

  第三、四周: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第五、六周:专心听课,大胆发言。

  第七、八周:活动讲文明,认真做“两操”;

  第九、十周:学会交往,举止大方;

  第十一、十二周:热爱劳动,认真做值日;

  第十三、十四周: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第十五、十六周:不挑吃穿,勤俭节约;

  第十七、十八周:诚实守信,知错就改;

  第十九、二十周: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 .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五)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瓜子、糖果、冰糕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⑾家长接送不进校园.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四、工作措施

  养成教育做起来不可能轰轰烈烈,但是它的质量确系学生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我校将在养成教育中,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落实,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培养,从点滴做起,用我们的心血,来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养成教育工作受校领导亲自领导,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组 长:陈赛

  副组长:刘胜

  2、班级成立“学生自律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学生自律队限4人)学校成立养成教育监察组、重点稽查学生不文明行为.(每班1人)

  3、联系家长委员会配合,发扬家长对学生行为是指导和监督作用.

  4、建立养成教育工作宣传栏,及时批评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典型人物采取各班推荐核实评选的原则确认.公布养成教育阶段性评比结果.

  5、建立学生心理辅导站(辅导站设在张倩老师办公室),对个别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心理辅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6、坚持周五下午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7、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强化学科渗透功能,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8、加大养成教育工作科研指导力度,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基层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9、实行按月进行评比文明班级制度.积分第一名为文明班级,发放流动红旗,并且依据考核得分1、2、3名分别补助班主任.流动红旗次数作为评选学年优秀班级和优秀辅导员的重要依据.

  五、实施与考核量化

  1、实施

  ⑴根据养成教育持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坚持反复训练、阶段推进、周期巩固、注重实效、考核督促的原则.

  ⑵在学生实施行为训练方面要采取定时专一、分类突破的工作策略.每月第一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当月工作,提醒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⑶对学生行为训练,在全校统一部署下,实行班级负责制.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和指导工作,其他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⑷根据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规律,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引导、训练、自纠、巩固相结合.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考核量化

  为在广大教师中间形成人人“抓养成、促养成”的浓厚氛围,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学校开展月考核和学年末考核的方式.

  ⑴学年末考核

  考核对象为班主任以外的教师,通过听课及学生评课两种形式,看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和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量化为分数,分值为2分,两种形式各为1分,从业务能力分值中提取,只扣不加.

  ⑵月考核

  考核对象为各班主任工作,通过学生问卷及实地评比两种形式,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评,具体内容为:

  a、根据每月的教育专题,月底从“知”、“行”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评,对班主任日常工作进行问卷调查,量化为分数.

  b、实地考评教室环境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量化为分数.

  养成教育尽管是老话题,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片新领域,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养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我校素质教育,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对班主任考核实行百分制.详见如下表格:

  养成教育班主任月考核详细内容分值得分

  教室环境建设30分、整洁15分、物品摆放整齐 5分

  桌、凳、灯架无尘土 5分

  玻璃明净 5分

  周检查一次(少先队检查)

  文化氛围15分黑板报1、典型宣传 3分

  2、知识性、趣味性、美观性、教育性 2分

  3、学生自己动手 3分

  4、两周更换一次板面 2分

  其他宣传画完好、整洁教师创新布置 5分

  两周检查一次

  学生管理20分1、组织机构健全2分

  2、按时开班会8分

  3、下午第一节课前唱歌4分

  4、好人好事登记薄2分

  5、爱护公物4分

  行为习惯培养15分班级创新、观摩活动每月1次 5分

  督察组发现不文明1人次扣1分(学生不文明行为发现后先警告后扣分)(典型公开曝光)5分

  校级优秀典型1人次加1分 5分

  学生养成教育“知”、行”测试月末进行(领导小组)35分

  本月总得分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