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地理会考总结知识点分享五篇

若水分享 1147

在高二的时候,会面临一个会考,那么对于地理的复习,你需要掌握了哪些重要知识了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1

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

②西部能源丰富,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

①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还因为北煤南运对我国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②天然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等突出优势。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天然气(四大气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则成为战略接替区,因此我国采取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5、西气东输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3)加强区际联系,合理配置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通过天然气的推广,减少植被破坏。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2

1.能源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

③单位产值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③“三废”的治理:

①废渣: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沉淀净化。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3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见下图)。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4

一、概念

1.人口素质的概念

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他们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各自反映了人口素质的某个侧面,共同构成了人口素质的整体。

2.人口身体素质

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人口素质的好坏,一方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的长期影响。其中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如果说早期人类的身体素质较多的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话,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身体素质就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

(师生活动举例说明)例如由于某些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丧失,致使世界上吸毒人数、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死亡人数也与日俱增等。

2.自然环境因素

(1)原生环境

主要指地形、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与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例如,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所需的某些化学元素,或过多的含有某种人体所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种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从而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

(师生共同活动)列举一些常见的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缺碘);甲亢(多碘);氟骨病(氟的含量过多);克山病、大骨节病(缺硒);还有某些地方,由于自然放射线较高,容易引起畸形胎儿出生率较高等现象。

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人口身体素质的下降。进而影响死亡率。

(2)次生环境

主要指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因素。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地球上无处不存在人类影响的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环境污染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这种环境污染主要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学生看课本13~14页)看完后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并列举事例说明环境污染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物理性污染:主要指放射性污染、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等。

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指原子能企业、医用和工农业用放射性废气物处理不当、核武器爆炸产物及原子能企业事故等。放射性污染通过空气、水体、土壤、食品等作用于人体,从而对人体形成损害或直接造成死亡。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

环境中的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主要是现代交通和电信发展造成的,特别是以交通和工业噪声为主的城市噪声污染,目前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产生危害,同时,对人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噪声污染是当前城市的一大公害。

化学性污染:主要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燃料燃烧排放的有害气体、工农业生产中的废液等污染物及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化学污染是环境污染中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有害物质往往通过呼吸和食品进入人体,产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据有关研究表明:某些食品化学添加剂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其中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的物质之一,其次,亚硝基化合物及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也有一定的致畸、致癌作用。

生物性污染:主要指由于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污水和粪便,以及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而造成的水、土污染。生物性污染往往通过饮食传播疾病,对人口身体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师生活动):列举生活中有关这三方面的事例,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转承)以上是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那么,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又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14-15页,并联系身边实际及以前学过的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其之间的关系,谈谈人口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结果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差别?

(在学生看后的基础上,开始结组讨论,然后各派代表把讨论的结果说出来。在学生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性发言,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总结性指出,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类是主动的,既可以以自身的行动改善和保护环境,也可以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长的快慢并不是最主要的,而人口素质,尤其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只有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最后,概括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3.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4.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5

1、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等压线决定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4、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大气环流的好处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构成的重要因素。

6、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7、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千米;

8、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9、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11、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5、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17、昼夜长短的决定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18、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1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20、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高二地理会考总结知识点分享相关文章:

1.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分享五篇

2.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总结5篇分享

3.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5篇

4.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五篇

5.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6.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5篇

7.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精选5篇汇总

8.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五篇

9.高二会考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分享五篇

10.高二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分享【五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27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