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活动方案
技能培训是为了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由技能培训机构开展的。通过技能考核,可以得到国家认可的技能证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技能培训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1
技能培训可以说那个行业都有,很多,比如电脑技能培训,软件开发技能培训,汽修技能培训,厨师技能培训等。员工技能培训方案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员工以后的工作效率,甚至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运营,所以员工技能培训方案不容忽视。
一、员工技能培训的意义
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开发受训者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使受训者获得或提高某个方面的职业技能,而不是培训受训者的文化水平。当然,有些与文化素质教育有联系的职业培训方式(如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方式),在职业培训的同时也进行高中阶段的文化课程教学,但这只是职业培训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的事物,并不改变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这就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和知识,开发职工智慧潜能,激发职工创新欲望,增强职工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劳动绩效,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技术的进步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发展经济,高超的技术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也可以引进,但所需的大量技术工人是不可能引进的,而只能依靠大力发展职工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质量与效果。这就迫切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素质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当前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是从总体上讲,基础专业知识方面缺乏自我“充电”学习的能力,关键核心技能上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这就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和知识,开发职工智慧潜能,激发职工创新欲望,增强职工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劳动绩效,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员工技能培训的内容
职业培训的内容是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职业培训的目的,职业培训的内容是相关岗位或工种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受训者经过
职业培训,获得谋求职业或保障职业安定必须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取决于职业培训的程度,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所受职业培训的程度有关。
三、员工技能培训的方法
1、领导重视是搞好员工培训的前提
搞好员工技能培训首先需要各级领导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搞好员工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真正从认识上统一,从行动上支持,把员工技能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大事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制订短期、中期、长期培训目标、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使之真正达到较好的效果。认真实施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培训,积极开展一系列职业技能竞赛、日常技术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
2、科学确定培训内容技能培训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员工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培训内容要是失误,培训的人才用不上,就会造成时间的资金的浪费。员工培训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内容进行培训。培训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
3、创新技能培训方式是搞好员工培训的保证
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广泛引入现代培训手段,是培训能否取得效果的根本。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培训中一般以讲授为主,偏向理论较多,联系企业实际较少。因此,在培训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比如:1、脱产培训,指员工离开工作岗位进行培训。2、互动式培训。培训由大家共同参与,每位员工都是老师,各负责主讲部分内容,每讲完一部分,员工就其授课内容及方式展开集体讨论,总结长处、改进不足,提高培训效果。
4、岗位复训。对于在某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在岗员工进行岗位复训,以温故而新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按需施教,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缺什么补什么。
5、师带徒。此种方法主要适应于新员工和员工晋升、岗位轮换,当员工缺乏岗位经历或对岗位情况不熟时,必须通过带岗者的言传身教,使员工获取实践经验,以尽快达到岗位要求。
6、其他技能培训除了“正规”的培训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呢?这里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培训方法。
a.独立式学习
独立式学习就是让学习者独立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工作。听起来不像是培训,但是这种潜在的培训价值很快就会在员工工作中显露出来。试想在整个工作中,他必须合理地安排每一个工作步骤:在什么时间达到怎样的目标;决定采取哪种工作方式、哪种技能;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得自己去想办法,拿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培养他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为独立完成工作去学习新的技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b.贴身式学习
这种培训是安排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跟随“师傅”一起工作,观察“师傅”是如何工作的,并从中学到一些新技能。学习者如同“师傅”的影子,这就要求“师傅”必须有足够的适合的'技能传授给那个“影子”,而且“师傅”还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时回答“影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这种培训方式在需要手工完成任务的领域较为常见,它不仅锻炼了员工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增加了他们的学识。
c.开放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给接受培训的人以较大的自由,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内容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是管理课程,也可以是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知识,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对他们在工作中有用的一些知识。他们可以到图书馆里去自修,还可以请公司的业务顾问帮忙。有的公司甚至要求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阅读一些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书籍,然后在公司的培训会上讲演。
d.度假式学习
有些公司通常会允许或安排某些业务骨干每星期有一天或者半天不到公司上班,让他们到工商管理大学去学习短期培训课程,并希望他们学成后,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度假式学习”。通常员工也会利用这个“假期”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e.轮换式学习
在某些公司,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位经理前两年在公司的一个部门任职,而接下来的两年,却转入另一个部门任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工作轮换”。它适用大大小小的公司。一般公司规定一两年内某些管理者的岗位就可以轮换一次。到那时,新的岗位,新的职位,新的员工,新的问题,一切从头开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出全能人才。
四、员工技能培训的实施
第一,在着力宣传教育,深化职工思想认识上下功夫。
一是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国情、企情、厂情教育,培养职工为国家、为企业做贡献的价值取向,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工作业务水平。二是以提高职工文化知识、提高现代工业技能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创建劳模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人先锋号”为平台,紧紧围绕培养肯钻研、善探索、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劳动者这一主题,调动职工学业务、练技能的积极性,提高职工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职工人才队伍。
第二,在创新方式方法,激发职工学技练功上下功夫。
一是通过整理职工学历、职称档案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方位调查职工技能培训需求,详细了解和掌握不同层面、不同知识结构的职工所拥有的技能程度、个人特长、知识积累、发展方向等情况,找准职工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制定技能培训计划,完善技能培训模式,做到技能培训形式多样化、技能培训对象层次化、技能培训方法多元化、技能培训内容实用化,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确保技能培训工作贴近实际,取得实效。二是根据企业发展,建立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加快远程教育网培训管理平台的开发,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教学,以满足职工个性化、自主化、经常化学习的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地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第三,在畅通发展通道,搭建职工成才舞台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唯才是举,用人所长”和“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打破专业限制进行技术岗位竞聘,制定和落实选送优秀职工参加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培训等激励措施,搭平台、压担子、促成长,为职工开辟成才快车道。二是紧密结合不同岗位特点、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建立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岗位技能人才倾斜,畅通企业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和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以“问题导学”理论为重点,以加强师德建设与教师业务技能提升为主题,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联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强化教学反思意识,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时间
20__年7月4日至10日。
上午:8:00~10:30;下午:2:30~5:00。
四、培训内容
“问题导学”理论、学科专业素养、德育管理等。具体培训内容见安排表。
五、培训形式
1.全县集中培训、学校集中培训与联盟校集中培训相结合。
2.专家讲座与现场研讨、集中考核相结合。
六、参培教师要求
1.纪律方面:一是端正学习态度,珍惜学习培训机会,树立良好学风;二是按时到岗,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离岗,中层以上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2.学习方面:虚心学习,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学习结束后,提交学习过程的各项记录及学习汇报等材料。
七、管理与考核
1.加强领导。建立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督查组。
培训领导小组:韩朝平缪中艳汪汉成凌建东孙方彪
培训工作小组:唐海霞倪金中匡霞 徐友萍祁建淮
刘娟赵莉董菊香刘莹莹
培训督查组:余荣军 杨定杰 袁寿芳
2.强化管理。精心组织,确保责任人、校本培训主讲人、培训地点、网络设备等落实到位,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建立《暑期教师培训日志》,对教师培训情况学校落实专门人员进行督查。
3.严格考核。根据参培教师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及“教学设计”基本功考核成绩等项目进行全面考核,并最终汇总成为教师个人评优、评先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晋级的重要参考。
八、培训日程安排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3
为加快电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电力行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据《关于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通知》(劳社部发[20__]32号,以下简称“项目”),结合电力行业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项目推动工作领导与组织机构
(一)成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会领导任主任、首批进入项目实施的14家企业主管领导或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主任参加的“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推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职责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负责组织本项目的整体规划与实施,并对本项目涉及的行业性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
“委员会”下设项目工作小组和项目研究小组。
1、项目工作小组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负责人兼任组长,首批进入项目实施的14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教育培训负责人参加。项目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实施;针对企业推动本项目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和工作内容,开展协作性研究与交流;向“委员会”提出行业性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决策议案;推动、协调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与鉴定的各项工作实施。
2、项目研究小组由部分电力企业、电力培训中心、高级技工学校的领导组成。项目研究小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的调查研究与咨询;针对电力培训机构具体实施本项目工作所涉及的行业标准规范、资格与质量认证等工作开展研究;在“委员会”办公室的协调下,为工作小组提出的相关议案做好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并向委员会提出有关的议案。
(二)进入项目实施的企业,要成立企业有关负责人挂帅,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人协力配合的项目实施领导组织。具体负责本项目在企业内部实施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协调落实等工作;组织进行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研究制定本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建立畅通的企业内部分级培养工作体系;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培训机构网络;拓宽培训经费的投入渠道;完善持证上岗制度;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三)各省电力行业协会(以下简称“省行协”)作为省内项目牵头单位,要成立由省行协有关会领导任主任,省内各有关单位参加的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领导机构或工作办公室,在省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省行协的宣传、组织与协调作用,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工作规划、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建立省内有关政府、省行协、电力企业、电力培训机构之间开展本项目的工作关系,争取更多的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
二、实施范围和职业(工种)领域
(一)实施范围
1、首批进入项目实施的企业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内蒙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粤电集团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新力能源开发公司等。
2、为使更多的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逐步扩大项目的实施范围,各省行协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帮助省内其它电力企业了解本项目的工作目标、内容和任务,制定企业相应的工作实施方案,并向中电联报送新加入项目实施的企业名单,由中电联汇总,统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实施的职业(工种)
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结合电力生产技术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先主后辅,先易后难”的原则,从目前电力行业特有工种中,确定变电站值班员、变压器检修工、配电线路工、集控值班员、汽轮机本体检修工、继电保护工、水工浇筑工、水工建筑测量工等为首批实施职业(工种)。争取用2年的时间,进行这些职业(工种)岗位能力(特别是复合性岗位的能力)和结构层次的分析,提出并实施这些职业(工种)的培训行业规范标准,该规范标准包括:岗位能力要求、培养方案、质量评价等;并提出这些职业岗位高技能人才岗位设置的结构层次比例指导性意见。在取得上述经验基础上,再通过1~2年的时间,完成电力行业其它主干职业(工种)的行业规范标准等工作。
三、项目实施内容
本项目涉及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在职与后备人员的培养,近期工作内容的重点为高级工向技师、技师向高级技师的在职人员培养。
本项目内容的实施,是在“委员会”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组织下,以企业为主导,发挥省行协的地区性协作网络功能,调动各级优质培训资源,在各自的工作层面分工协作,共同努力,通过近、远期工作内容的结合,形成行业高技能人才成长良好的行业环境,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高、中、初级技能人员的梯次发展。
(一)由“委员会”统筹规划并协调组织,整体推动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为:
1、组织开展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相关课题的研究。分期分批立项研究、开发涉及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有关方面的政策、评估机制,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培训大纲、教材、手段,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课题,并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项目实施中去。
2、开展电力行业主干职业(工种或岗位)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分析。
3、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建立并完善高技能人才有效的培养机制和科学的薪酬制度。
4、推动电力培训机构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与优势互补,本着优化配置、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电力行业现有的骨干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建立起能覆盖全行业地域和主要职业(工种或岗位)分布的三级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
5、面向培训机构,加强培训质量的监督和规范工作,开展相应的评估、交流;组织进行两年一次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突出贡献奖”表彰活动,促进行业培训水平的整体提高。
6、开展电力行业特有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师的培训认证工作。
7、促进仿真模拟技术和现代培训技术手段的开发和应用;建设远程教育培训和信息网络平台,共享全行业教育培训优势资源,逐步构建满足电力高技能人才终身学习、多样化学习的行业教育培训信息与管理网络平台及其相应的行业政策机制。
8、在逐级选拔基础上,推动建立省、大区和全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
9、在政府授权指导下,加快推进实施电力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与之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培训制度。
10、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和技师考评工作力度,构筑并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紧密行业培训和考评鉴定工作,积极探索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培训考核与现场鉴定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考评办法。要通过行业政策导向,明确把取得行业高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申报技师或高级技师的条件之一。推动全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和技术创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大赛,拓宽高技能人才成才途径。
11、探索建立起具有电力特色的行业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二)企业作为实施本项目的主体,在全行业统筹协调下,其实施的工作内容为:
1、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对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预测,明确提出涉及本项目首批实施职业(工种)或扩展到本企业其它生产、建设、经营岗位的主干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年度需求计划。
2、围绕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任务;确立集团公司与子(分)公司以及基层企业之间的分级培养工作体系;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加快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确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的落实。
3、坚持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上岗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注重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例,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
4、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技能比武、竞赛等活动,创新和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畅通高技能人才快速培养与成才的通道,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加大职工教育经费的投入,拓宽经费投入的渠道,进入本项目实施的重点企业应根据国发[20__]16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将职工教育经费的比例从原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高到2.5%,并从中落实高技能人才培训经费。
6、要充分发挥下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技能培训中心、中等职业学校的培训基地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支持鼓励这些培训基地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要建立企业生产技能专家库,通过政策导向,使这些专家能够兼职培训机构的教学,充实技能培训教师队伍,使培训质量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一线生产技术的要求。要鼓励基层企业加大同当地优质电力培训机构的协作力度,充分利用行业三级培训基地网络资源,系统地开展培训工作。
(三)作为各省实施本项目的牵头单位,省行协的主要工作内容为:
1、根据《通知》精神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转发的中电联《关于发挥省电力行业协会在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作用的意见》要求,大力开展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宣传、动员工作,逐步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行业环境。
2、要积极主动地做好与省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工作,争取得到政策支持;团结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公司和地方电力公司的本省企业,依靠省内各级各类电力培训机构,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协作和交流等工作。
3、开展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服务。
4、根据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标准,协商遴选本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备选名单,上报中电联;结合省内培训资源情况,提出培训基地网络布局结构,开展培训协作;配合中电联开展省内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和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的监督、检查与评估工作。
5、依靠省内各电力培训机构,协调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面向企业需求,具体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校企之间、校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
6、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起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
7、积极支持、协助、联合省电力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及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公司和地方电力公司的本省企业,共同做好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尽快将地方电力企业纳入实施电力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轨道;组织开展省电力行业技能竞赛和先进表彰,促进企业技能练兵和培训活动,形成电力高技能人才逐级选拔的途径。
8、组织开展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相关的政策研究,并向有关政府部门及中电联提出建议。
(四)积极推动电力行业三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的建设。
1、企业或者基层企业的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优势,建立校企结合、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根据本企业需求,按照行业培训规范标准,实施部分工种岗位的高级工、技师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相关的培训合格证书。
2、30所左右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行业培训基地”),将根据地区和职业(工种)优势资源分布情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行业基地建设和遴选标准,在各省行业协会推荐基础上,由中电联组织专家分批、滚动遴选,经“委员会”审定后确认。“行业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还要根据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要求,面向大区或全行业服务。
3、5~10个国家级(电力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级培训基地”),将在行业基地范围内,根据遴选标准和地区、职业(工种)资源优势分布情况,由中电联组织有关专家,并经“委员会”同意,提出备选名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公布。“国家级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还要根据电力和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具体要求,面向全行业乃至全国范围服务。
4、“国家级培训基地”和“行业培训基地”,面向电力行业实施特有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必须执行行业培训规范标准,严格进行基地和教学质量等管理,接受“委员会”的质量监控与有关认证。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行业培训合格证书。“国家级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要执行国家有关的标准,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国家有关培训合格证书。
5、加强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师资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力度。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全行业共享的主干工种或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及其管理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师,实施全行业培训、认证和动态管理。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4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会泽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对全乡农民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以提高农民掌握、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根据我乡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制定大桥乡20__年农民科学素质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__年农民科学素质技能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认知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我乡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出发点,坚持“政府统筹,站所协作、村组组织、农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推行“分层培训、梯次提高”的组织形式,对全乡农村主要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马铃薯地方标准培训、科技示范户主体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推动我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开拓市场,增收致富的本领,使农民群众的素质与建设新农村相和谐,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技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认识和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着力构建以“农民培训工程”为主体,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的农村素质提升工程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旱作农业生产体系,倡导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模式,坚持常规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农民进行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提高农民掌握、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20__年我乡农民培训工程“主要任务是:以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代远程知识(种养殖)培训为重点为,培训农民5500人次,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500人;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培训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人次。
三、培训方式及时间
实行常规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农闲集约化培训与农时季节性培训相结合,时间安排从20__年1月开始至20__年11月对14个村民委员会开展培训。
四、培训内容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和《会泽县“十一五”农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任务和目标,采取专家巡回讲课的方式,综合知识讲授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避灾农业理念等;实用技术培训重点讲授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地方标准、林果、蔬菜、养殖等产业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以及重点、难点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技知识。
重点是,专业培训 :
1、马铃薯产业
(1)、小春马铃薯地膜栽培
(2)、大春马铃薯会—2号商品薯栽培管理技术
(3)、大春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4)、马铃薯商品、种薯分级包装标准
(5)、马铃薯标准化脱毒栽培及窖藏保鲜技术
(6)、对乡内营销马铃薯大户进行市场培训
2、经果林产业
核桃、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3、草畜产业
(1)肉牛、羊、猪、鸡、兔的品种改良及键舍饲养殖技术
(2)青贮玉米种植及玉米青贮技术
(3)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4、蔬菜产业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2)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
(3)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4)塑料拱棚蔬菜栽培技术
(5)中药玛卡种植技术
4、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以农产品加工、餐饮、保健、建筑、制造、家政服务就业技能为主,同时兼顾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培训。
五、培训组织措施
1、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组织农民参与”的原则,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马铃薯产业、畜牧产业、经果林产业、蔬菜产业等技术培训,由乡农科、畜牧、林业、科协共同组织实施,14个村两委负责14个村内农民的组织,并提供培训场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由扶贫、劳保所共同组织实施。
2、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继续推行“二个一”(即免费发给农民一张培训卡、一本培训教材)和“科技入户”机制。
3、充分发挥农村科普示范培训基地的作用,授课教师由乡涉及站所邀请县农业局、县畜牧局、林业局统一组织安排,任务落实到人。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建立农民培训档案(花名册、培训卡),同时要发挥好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合力抓好农民培训工作。
4、各村民委员会配合培训机构对培训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并组织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各培训机构要规范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农民培训档案,同时负责在农民培训卡上对农民培训情况进行登记。
5、培训结束后,要将培训花名册上报。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要充分认识农民科学素质技能培训实施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职能作用,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好培训工作。各村要切实做好组织工作,认真落实培训场地和受培人员,保证培训时间的落实和培训效果。今年的农民培训工作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培训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培训任务落实到培训机构和受训农民,力争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持续强化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善经营、讲诚信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成为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的先锋。
2、增加投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战略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努力营造“学习型”乡村、培养“学习型”农民,把“农民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引导深入,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5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__]5号)、《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发[20__]18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的意见》精神,为切实抓好广东省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促进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运用财政补贴政策,组织用人单位、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在粤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提高技能和稳定就业,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六个结合,突出广东特色。
坚持与提高农民工组织就业程度相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定向培训、劳务合作、对口扶贫、劳务代理等工作,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合格的劳动力供给。
坚持与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相结合。加快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坚持与创新培训模式相结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充分发挥职业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两方面的优势,建立农民工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新机制。
坚持与加强就业和劳动保障管理相结合。重点扶持用工规范的用人单位加强培训,促进企业规范用工,优化我省用工环境。
坚持与督促企业落实培训责任相结合。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扶持有愿望和条件组织农民工培训的用人单位,点面结合,促进企业切实履行农民工培训义务。
坚持完成培训任务与提高培训质量相结合。确保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绝大部分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二)坚持二个导向。
在培训规划上坚持以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导向;在培训实施上坚持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
(三)坚持二个创新。
创新培训模式,建立政府统筹、企业导向、社会参与、个人努力的联动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担经费的培训投入机制。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20__-20__年,组织400万在粤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年均培训80万人;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90以上,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率不低于80。20__年任务按劳动保障部的要求执行
(二)任务下达
原则上以各地上年度办理就业登记的外来流动就业人数为基数,综合考虑各地培训鉴定能力、地方资金配套等因素,每年3月底前将农民工培训就业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市,各市于4月底前下达到县区和用人单位。
(三)培训和补贴对象
培训对象是在我省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其中外省农民工不少于70,外来城镇户籍流动就业人员可参照执行。财政补贴对象是指经定点培训获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含城镇户籍外来工)。
四、工作措施
(一)开展用工检查摸底,全面掌握在粤农民工情况。
加强就业管理,严格执行就业登记和用工登记制度。从20__年开始,每年的下半年由各地级市统一组织开展一次对农民工就业情况检查摸底。各地要组成劳动保障监察、就业服务管理、劳动关系、劳动工资、等科(处)室、单位参加的联合检查组,依托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采用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自报和随机抽查、重点检查等办法,对辖区内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情况进行全面摸查,开展用工登记和就业登记,核发《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并将调查结果录入“农民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农民工信息库。
(二)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制定培训规划和具体的计划。
在用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各市劳动保障部门还要通过组织用人单位定期自报和公开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建立农民工培训需求数据库。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按计划制订分期培训的具体方案,确定每期重点培训工种,编发培训目录及补贴标准向社会公布,统筹组织农民工培训。各市应于每年2月底前将当年农民工培训计划报省农民工培训工作办公室(省就业服务管理中心)。
(三)认定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定点培训。
制订实施全省统一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认定一批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定点机构。定点机构主要包括三类:
1.用人单位农民工技能培训就业基地。主要承担本单位农民工和劳务帮扶地区输出劳动力的培训;对在行业内具有优势的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经县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承担行业农民工培训。
2.劳动保障部门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基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中认定,主要承担不具备培训条件的用人单位和高级以上技能农民工的培训。
3.社会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从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中认定,主要承担特有行业工种及具有比较优势工种的培训。
(四)依托用人单位,多形式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
农民工培训必须坚持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要选择技术工人需求量大、对职工培训积极性高的行业和企业为突破口,带动其他行业和企业重视和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可采用以下几种:
1.用人单位自主培训。具有农民工定点培训资格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岗位技能要求,制定在岗农民工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报同级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后,自行组织培训,经考核鉴定领证后按规定申请培训补贴。
2.行业统筹培训。各行业协会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通用技术工种的技能要求,制定行业工种培训教学标准、教学大纲和农民工培训计划,报省劳动保障厅批准后,指定行业内具有农民工定点培训资格的用人单位开展行业农民工培训,并按规定申请培训补贴。
3.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培训。对不具备培训条件或不履行农民工在岗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由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向用人单位下达培训任务,统筹组织农民工到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会定点培训机构培训,企业应承担培训费按规定分担的部分。高技能农民工培训原则上由劳动保障部门统筹组织到高技能培训基地培训。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需要出发,尽量采取灵活方式,把培训与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4.校企合作培训。承担农民工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要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岗技能训练、场地、设备和专业培训机构教学、师资力量的优势,共同制订农民工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采取在用人单位设立培训基地或随岗培训、培训机构派师资上门授课,或选送农民工到培训机构培训共同组织培训。
5.农民工自选培训。持有所在单位或拟接收单位同意推荐培训证明的农民工,可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自主选择政府规定的自选补贴工种参加培训,经考核获得相应证书并到已定单位就业的按规定给予补贴。
(五)规范培训标准和教学大纲,加强职业技能鉴定。
制定实施全省统一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标准和教学大纲》。在培训学时上,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或专项能力资格培训的,按国家和省规定执行;参加本省新开发工种技能培训的,由省统一学时标准。在培训内容上,应包括公共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以实操培训为主,公共课程教材统一使用《广东省农民进城务工指南》。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积极提供技能鉴定和发证服务,适当降低收费。有条件的地级市,要根据本地区的需要,结合农民工实际情况,协助省组织开发适应农民工参加的新工种、新职业和专项能力培训鉴定标准、教材等资料,确保培训和鉴定质量。
(六)配套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包括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民工开放,加快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大厅开设农民工专门服务窗口,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鼓励社会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减免费服务。对提供免费服务的就业服务机构,各级政府要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对经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并达到用人单位上岗要求的农民工,所在用人单位或协议接收单位要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作为申领培训补贴的依据。
(七)加强区域劳务合作,提高农民工组织就业程度。
进一步完善省际劳务合作和省内对口劳务帮扶机制,加强输入与输出地在联动组织农民工培训输送就业的合作。将“百万工程”与“农民工培训计划”结合起来,完善培训输出基地和就业安置基地对接机制,探索推行“1 1”培训就业模式,即对培训技能要求高和中级以上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由培训输出基地1-3个月的基本技能培训,再到就业安置基地上岗强化培训,经考核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两类基地可分别申请劳务输出培训补贴和农民工培训补贴,着力培养用人单位适用的中级以上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输出、输入地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接和远程可视见工系统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劳务派遣工作,逐步提高农民工组织培训就业比例。
(八)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共担的培训投入机制。
1.费用分担。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所需费用,由财政根据培训等次定额补贴,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70,农民工个人承担30。财政定额补贴基本标准由省统一制订,每年根据各级财政资金安排情况进行调整,并在分配下达年度培训任务时予以公布。各地也可按工种实行不同的补贴标准,并可根据当地财力提高补贴标准,提高标准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承担。
2.确保培训时间。用人单位要积极调整农民工工作时间,确保农民工有时间参加培训,同时要确保农民工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
3.职业培训补贴申领程序。农民工经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证书并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所在用人单位向所属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申领补贴。农民工自选工种培训,应先垫付培训和鉴定费用,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由个人凭有关证件向就业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补贴。
4.职业介绍补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含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和实行全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介绍农民工就业的,按登记并推荐就业的农民工人数,按省规定的标准进行补贴。
5.农民工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补贴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会财政厅另行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为确保农民工培训计划与“百万工程”有机结合,农民工培训工作由各级“百万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统筹组织实施。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任务。
(二)加强经费保障。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的需要,按照国发5号文和省政府贯彻意见的要求,做好经费预算,协调当地财政按规定安排农民工培训就业补贴资金,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并按农民工占全部职工比例,结合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安排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经费。对不履行义务的企业,按规定强制提取,用于政府组织农民工培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外省籍农民工培训,省本级和各地配套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本省籍农民工培训。
(三)强化管理。
加强政策配套,抓紧制订实施全省统一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工作规程》、《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办法》、《农民工培训质量监控和考核办法》、《农民工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办法。加快开发使用农民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
(四)加强宣传发动。
各地要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的宣传方案,创新宣传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充分调动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参与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 学校培训计划方案
★ 社工社区活动方案
★ 社区社工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