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800字

若水分享 1147

《追忆似水年华》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800字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

马塞尔·普鲁斯特,第一次看到这位20世纪法国最伟大小说家的照片时便被那突兀的眼神震慑了,更让人吃惊的是那双发现生活发现文学的大眼睛背后脑中拥有的丰富想象力与文学禀赋。我虽有幸地拜读了他投入毕生精力而创作的这部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却并不敢说读懂了这本书所传达的真谛,只能说是从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慢慢地得到了不少地感悟。

其实最开始自己都没有读它的勇气。面对这部对20世纪中后期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的鸿篇巨制,我胆怯了,这种强大的文学气息与繁多的文字让我变得不知所措,所以从网上找来电子版一点一点读,却很快便没有了耐心。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它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

这部书以“我”为叙述主体,并不是描写或者讲述一个或几个感人或富有真理的故事而是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为一体,将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真实的进行了描写,除了叙事以外还写出了许多自身的感想和议论。虽然整部作品看起来到并不像一般小说一样有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人物,清晰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并不特定却是作者的一份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说实话光是看译本就已经很困难了,若不是在特定的氛围中很难有耐心去读下去,抱着只是简单看“热闹”的心态,去读那些为文字也被那丰富的思想所感染。普鲁斯特开篇便用很大篇幅来描述小的时候自己对临睡前母亲那一吻的依赖与渴望,由此延伸出的许多细节虽干扰了我的思维却深刻的理解那个孩子敏感、渴望的心情。随后展开的一幕又一幕故乡贡布雷,贡布雷的街道、姨祖母的怪癖、贡布雷的钟楼;还有他和希尔贝特的爱情、期万对奥黛特的痛苦纠缠无可奈何的爱,还有在巴尔贝克的海滩上见到少女怦然心动的思慕……这一个又一个随着作者眼之所见而展开的小故事中的动作、谈话、人物的装扮、一句话引起的思绪万千、一个景物引出的论述一层深似一层的哲理性的思考无一不打动我的心并在思想与心灵的深处引起共鸣与深深的认同感。

文中通过“我”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追忆自己的“缓慢成长过程”,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虽然中间很多追忆让自己暂时忘记“我”到底是由哪些事情幻想到这里的,到细致跳跃的描写却让人深入其中不能自拔。想想自己,曾经老师逼着写日记的时候都觉得是负担如今更没有什么肯耐下心来回忆曾经的自己,曾经的他们。“追忆”原来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常常自我认识,对自己进行精神的鼓励与洗礼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虽没能细细读完这本书,我却明白了逝去回忆的珍贵。同时也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让青春徒留遗憾。为自己的年华付起一份责任。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2

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 ”

“ 书的价值还不止于描绘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习见的那些情感和人物,好书对我们各种感情的描绘远胜过我们自己的体会,它处理的感知和认识虽确属我们所有,却又是我们根本无力予以明确表达的:它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

他像同时代的几位哲学家一样 ,实现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人的精神重又被安置在天地的中心;小说的目标变成描写为精神反映或歪曲的世界。他能高翥远翔,从而像飞跃沙漠的飞行员隐约看到在地面上看不出来的埋在沙子底下的城廓一样,看到事物蕴藏的秘密。"

在读者阅读这部鸿篇巨著之前后,都不难在各种各样的媒体里找到以上对普氏的由衷赞美。可是并不代表每个读者都能读懂和领悟书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精神和意象。

我是昨天晚上将最后一卷最后一页仔细阅读完成的。今天查阅读笔记,是2月2日将普鲁斯特带回家里的,历时将近四个月,将这部大部头啃了下来。因为自我感觉和普氏有部分相似之处,所以在第一二卷的阅读中,我是怀着欣喜若狂的心念在咀嚼这从来没有感知过的美味中度过的。第三卷始,已经开始出现审美疲劳。随后的同性恋者模式记载,虐恋模式开启,我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一直到作者在盖尔芒特亲王府举办的化妆舞会前的那一大段意识流动,我才又找到了一二卷里那熟悉的欣喜感觉。直到最后阶段,普氏自己在文中对自己作品和人生的解析。我也有了原来如此的感慨。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是由法国意识流代表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__1922年)历时十四年之久呕心沥血之作。对普氏而言该作品既是其人生意义之全部所在。

作者并未给文中主脚起一个名字,所有文中主脚的出场.体验以及意识流动,皆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完成的。读这本书就特别能理解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的中心论点-----世界的存在是以"我"的意识为支柱而存在的。通过"追忆"这一独特角度,普氏在写作技巧上进行了崭新的尝试,创作目标更多的转向关注人物的精神领域。借助回忆,(一种味道,一道风景,一种浮动的暗香都是其追忆模式开启的阀门)普氏轻而易举让读者追随着"我"的意识跳跃时空的限制,随时复原过去某个时刻。读者就好像落在普氏礼帽上的一颗尘粒,随他去他的似水年华里徜徉......

大部分读进去了的读者可能都会产生和我一样的感受。普氏是一个才华横溢极度感性甚至敏感到了痛苦状态的人。文中对景物,对人的感觉,对往事的印象的描写,无不给人以细腻到家的感觉。再加上文中数不胜数的明喻,像蓝黑海面上那一浪浪的波涛冲刷着堤岸,又好像老师在黑板前讲得眉飞色舞,用各种不同的解法给你灌输同一个知识点。«追忆»并不以情节取胜,情节反而有些乏善可陈。那些无聊的沙龙社交活动甚至让人昏昏欲睡。由于本人性取向正常,又无好奇心。因此只要提到夏吕斯男爵大人和他的男朋友的情节,都是我头大如斗的时候。

个人认为,和历史上那些极度敏感感性的高才一样。普鲁斯特就是上帝造人时的失误。本应给普通人浇上一勺意识让其用于感知世界。轮到他们时,上帝打了个盹,浇过了又浇了一勺。如果再浇一勺,恐怕普鲁斯特都能带着人类找到回去的路了。

我一直认为人类的理性其实是走入了迷途,理性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确定无法解决人类的困境。而一切艺术,美学几乎均来源于直觉以及印象。普鲁斯特虽没有明喻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用心的读者自会感知。

我和普鲁斯特差不多同龄(忽略世纪差),22年还有六年。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3

断断续续的读了两个月,终于结束了这套七卷本,两千多页,将近三百万字的文学巨著,有种重活一生之感。真正优秀的作品,于作者来说,是情到深处而不得不表达的心声;在读者看来,是天才洒落人间的泪水。追忆就是这样的作品,表达了一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和感伤。如果说卢梭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那么普鲁斯特,则代表世界上每一个个体表达了生活的意义。一个人,可能比一个世界还复杂。

每一个企图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知道,要写出一些看着高大上的文字是很容易的,就像写申请书,检讨书一样,有固定的模版可供参考,质量的好坏完全在于用词的方式,用一些稍显专业的词堆砌一番,和谐押韵,对称工整,叫人读着朗朗上口就算成功,因为没人会去深入思考。真正困难的,反而是写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因为这些事情大多数人都经历过,都进行过相关的思考,任何去试图虚构事实的人下笔之前都要去掂量掂量读者的感受,写的真实却平庸,没人爱看;写的深奥难懂却引不起读者的共鸣,曲高和寡或华而不实,仍不是一篇好的作品。如何把优美和真实结合起来,是对作者的能力和才情的一大考验。从这方面说,追忆做到了,普鲁斯特做到了。

读追忆,犹如乘舟泛在一条小溪中,生活就是潺潺流动的溪水,文学,音乐,美术就像水中摇摆的水草,随处可撷。没有这些点缀,生活便是一潭死水,暗淡无光,臭不可闻。

追忆的文字,是从时间中提取的精华,被作者用一把艺术的刻刀精心雕琢,加上意识流的写法,不仅不显空泛,反而有一种荷叶包饭似的带着清香的黏实感,每一粒都值得细细品味。

追忆给读者一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艺术和时间,大概就是生活的滤镜,同样的场景,放在文字或回忆中,就显得美好,令人向往。等到有机会再经历时,又被生活的琐屑扰乱了心情。人生最痛苦的事可能就在于这点,在生活最具有诗意和活力的时间里,却没有一颗懂得静静品尝的心,等到人老珠黄,青春不在时,才知道到最美好的时光已在抱怨中悄然流逝。

在阅读过程中,不止一次被书中叙述的事情所打动,转而放下书回忆自己生活中一些类似的场景,次数多了,会慢慢感到自己与作者融为一体,记忆共通,再难分离。

追忆简直就是被冲淡了的红楼梦,都是一个在那“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游历过的富家公子在暮年感慨人生短暂,恍然如梦时回首的往事。最后一个聚会,也类似于红楼梦里的“群芳开夜宴”,都是繁华落幕前的最后一首歌。在叙述方式上,红楼梦采用的是横向发展,侧重描写一群人在同一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看不出视角,很传统的现实主义写法;追忆主要是写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的感受,是个人思想为中心的纵向发展,是文学叙事方式上的一次由外到内的逆向革命。普鲁斯特和曹雪芹一样,都是博学多才,心思缜密而敏感的人,两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用各自的方式向后人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悲喜千般同幻梦,古今一梦尽荒.唐。

真正的天堂是我们失去的天堂。

知书不易,知人更难,想读懂普鲁斯特的追忆更是难上加难,长度还在其次,最难为读者的还是其庞大的知识体系,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叫人叹为观止的长难句,有人说普鲁斯特征服了时间,谁敢说自己征服了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4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伟大的作家。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他同巴尔扎克一样,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1987年以来,法国好几家有影响的出版社,竞相重新出版普鲁斯特的名作《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并不是是一部哲学意味深重的小说。正相反,它是一部生活气息极其浓厚,极具强烈的小说。它主要写的是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地受溺爱的孩子缓慢成长的过程,他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和周围人们的存在。而这,正提醒了我们对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再卑微,再弱小,首先他不能否定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别人的评论可以影响到我们,但是绝对不能左右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判断,对于人生的每一个抉择。在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去,或许会笑自己当初的青涩、莽撞。但是自己所做的决定是绝对不会后悔的,因为了解自己,因为“我”就是“我”!

《追忆似水年华》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它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

总的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录式的自传体的小说,从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开始,一直写到他晚年的心情。作者三十多岁由于严重的哮喘与气管炎,怕见阳光,怕吹风,把自己囚禁在斗室中,白天绝对不出门,也尽量少接见来访者。实际上从那时起,他已经与世隔绝。《追忆似水年华》,它是一个自愿活埋在坟墓中的人,在寂静的坟墓中回想生前种.种经历与感受的抒情记录。

作为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和一般的回忆录以及一般的自传小说都有所不同,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回忆录,作者对回忆的概念,对于时间的概念都与众不同。而对往事亲切而多情的回味,是作者创作《追忆似水年华》的主要线索。

该小说虽然有一个中心人物“我”,但没有贯彻始终的中心情节。只有回忆,没有情节。小说主要写人,写小说中的主角,但也写作为陪衬的人物,而有时写得很仔细。比方他写家中的老女仆弗朗索瓦丝,女主人往往拿她的农民思想,天真和迷信的言论开玩笑,这增加了小说的人情味。作者有时也描写居室和室内的陈设,但都是一笔带过,简略而不烦琐;有时也写居室外面的庭园,甚至大门外的街巷,以及郊外的田野山川。这一切,都增加小说的人间气息,也正是吸引读者之处。《追忆似水年华》的语言也极其吸引人,不仅文字极度细腻典雅,而且长长的感性长句带有典型的普鲁斯特风格。所以读这部小说需要高度集中,心浮气躁根本融入不了其中的气氛。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然而在他的小说中,他把心灵之门打开,用他不由自主的回忆方式把这平淡的一生写得曲折而奇妙。心灵的世界是最神秘,也是最浩繁的。天地万物,都可以包孕在心灵的世界中,变幻无穷,缥缈无际。

看完这部小说,仿佛让人明白了真正的乐园是已经逝去的乐园,人只有生活在回忆中,对曾经的生活进行加工,再创造,才是真正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在时间的镁光灯下,流逝的时间对人无时无刻的侵蚀。“现在”是一个难以琢磨的东西,我们很难把握,很难判断它的真实程度。或许只有失去了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最有意义的。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让青春徒留遗憾。每个人还是应该好好珍惜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要只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即使过去的回忆再美好,那也只是过去,现在的世界才是真的。我们要好好的度过现实中的每分每秒,让自己在以后能够真的追忆属于我们自己的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5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体的长篇小说集,收入了法国作家M·普鲁斯特的数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一部充满社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堪称法国传统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他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例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这使他长期以来对贵族幻想顿时破灭,他意识到过去对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普鲁斯特用他的笔将他心中的忧郁用时间当线,用回忆作针织成了《追忆似水年华》。他其实是一个敏感的人,一个小小的伤害在他来说就是无法承受的痛苦。它减淡为一种若有还无的愁思,相反却更能令人魂牵梦绕。时间在你的血管里流动,把一切已过去的或还未发生的循环到你的心——我们普通人依赖着它来生活,而普鲁斯特听到了心跳的声音。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800字相关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800字5篇

丁立梅散文选读书笔记800字5篇

中外名著读书笔记800字5篇

高老头读书笔记800字5篇

文学作品读书笔记800字大全

故乡读书笔记800字5篇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800字5篇

散文读后感800字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散文读书笔记800字5篇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800字5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51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