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书心得个人范文
在读《看见》之前,“柴静”这两个字对我而言只是一位记者的名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看见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看见读书心得1
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题记
高考那年,我“看见”了一本书。那本书的封面上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齐,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画面是那样的温暖。这是我第一次认识柴静,明白有这样一个人,也正是因为这张照片我一向保存着这本书,直到此刻,封面还是完好的。
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可是她很真实。最近,柴静主导的演讲“《穹顶之下》”上映了。这个在2013年就让我觉得“伟大的女人”。我再一次拿起了那年让我不得不买的书。读着柴静的书,对一些以往并不甚了解的新闻热点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我好似又一遍的经历了一番,那几年的重大事件。过去多年的非典时期,此时仿佛也浮此刻眼前了。那时的我还在上小学,每一天都要带上厚厚地口罩,清晨进校门的时候还要被教师各种“观察”,但老实说,自我一向认为那件事距离自我很遥远。那一段段文字,却让这段恐慌那么真切。双城事件,开始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会把有些东西看的比生命还重要,但我渐渐理解他们,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我执着的东西。有很多事情,也许我们一辈子不会遇见,但这些确确真真的发生过,也许就在我们周围。许多事,许多人,我们不能理解,但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它的存在。如今,我还记得柴静给小杨写信时里面的一句话:“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去,只需要蔑视。”
看见读后感。有人善意地告诉柴静,她做的节目脱离了大众,仅仅关注社会边缘的人与事物。我想说,那些大众的问题,有人在说了,有很多人在关注了,为什么就不能分点儿给那些“被社会抛弃的人”。的的确确,我们能感受到柴静很真实,很有力量。也许这就是欣赏!
有人说柴静不像一个新闻人,那么我想说的是,每个人对新闻的理解都不一样,而我所理解的新闻,就是以小范围的客观,大范围的去寻求本质。不论是观众还是当事人,我们要做的就是真实的去还原事情的真相,将之呈此刻人们面前,也许这个结果是两面的,但得到的人会不再因旁人的讥讽而感到身心疲惫,痛苦不堪,得不到的人会因事实的真相而得到法律的仲裁。
柴静的演讲、书之所以对我有吸引力,也许正是因为有真相,有看法,有血有肉,我才会喜欢的吧。非得要买来一本她的书,看一看她做的演讲和节目。因为我会无条件的相信她所述的真相,也许这就是信任。
柴静说:“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我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看见读书心得2
杨绛教师曾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之后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看见》这本书是准备考研时合着考研书凑包邮费买的。书中讲了太多赤裸裸的社会现象,非典时期一线的医护人员们、相约服毒的少年们、因家暴而杀了丈夫的女囚犯们、行贿不成窘红脸的地方官员们、隐于夜色中的同性恋们、与记者一齐生活的妓女们......
一群群人儿犹如一堆堆的跳蚤掩藏在一袭华美袍子下,每人都顶着社会扣在他们身上的标签过活,但再不堪的标签背后都是一样深沉的生活和挣扎。这让当时的我越读越是疑惑不已。
看见,看见什么看见社会上的形形色色各阶层不可言说的伤与痛后,一个柔弱记者变得强大了
柴静的文字,犹如柔软的丝绸下藏着一把锋利的锐器,冷不丁地割一刀,又忽然递上一双有热度的手暖一暖。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完美与真实是分裂的。
最近重拾起这本书,感受与之前又有些不一样。
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歌功颂德的故事。一位中学教师辞职在家,收了几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故事中极尽教师对孩子们的付出与关爱。为孩子们批改作业、修订破损的作业本,还带孩子去吃麦当劳。
片子出来后,观众为之动容。可之后细问那位记录此片的记者,才知那位教师做这样的事是收钱的,价格不菲。故事的温度立刻被大打折扣。
质问记者“为啥不说教师收钱”记者答不上来。仔细一想,也不能怪那位记者。这是潜意识里的观念。歌颂一个人,就要捡好听的说,不好听的尽可抹去。这虽不是怪念头,却需要人时刻警惕。
旧思维定势没有错,却容易令人人云亦云,忘记了独立思考。柴静也特意向一位前辈请教,前辈说了一句话,“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强求,更不要变成强制”。
书中还讲到了崔永元做“口述历史”的事。崔叔叔说,《论语》是后人在孔子死后300年成书的。说的是不是孔子的事,还不必须。但,世世代代听心得,提高慢。做口述历史,就是直接想听孔子怎样说。
崔叔叔这一番话对与不对暂置一边。但这位“执拗”于真实历史的老主持在五十知天命的年纪,揣着心里的某处不安,离开新闻,到处筹钱,做《我的抗战》、《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等口述历史。不计较采访困难,不琢磨节目编排,为多采访一人,多整理资料,能够费时一个月甚至更久,只是想离真实的历史更近一些。
当大家都以为崔叔叔是要为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定论翻案时,崔叔叔又告诫起来,“重新对历史下一个结论,又可能误导一批人,我不想干这样的事。我期望五六十年后最终有一本被大家公认的书,大家认为它是真实的,仅此而已”。
新闻也好,书本也罢,无论是哪种媒介,究竟是重于供给真实信息,还是表达观点呢以我有限而浅薄的阅历来理解,无法定论。但作为一个读者的角度,无论它供给信息也好,表达观点也好,读者总是会不可避免地试图用自我的人生去感受、去思索。
我以往听过形形色色的讲座,总是这一“说法”应这一时代而生,再过一段时间,又一“说法”推陈出新。一家谈一家之言,有的是换汤不换药,有的确有几分道理。但,看多了,若忘记了自我的思考,必是眼花缭乱,分不清东西。
一莲教师和子复教师说,那里有“术”与“道”的智慧。
何为“术”我浅显地理解为“术”犹如盲人摸象。摸到鼻子,觉得大象是鼻子;摸到耳朵,觉得大象是耳朵......而“道”呢,就是一向在那里静静不动的大象。
“术”是通向“道”的途径,而“术”是“道”落地的载体。求“术”没错,但尽信“术”,还不如抛开“术”,就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
生活可不管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它全然地给你。
书中有一句话总结,“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里发生的东西”。
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坐标。你在坐标系的哪个位置不是取决于你明白多少,而是取决于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多少。
看见读书心得3
大学以来,读的书大多是教师布置的书目,鲜有自我自主选择的书拿来读。根据自我的兴趣选择书来读,除了金庸的武侠,读的最多的便是央视记者的书(请允许我叫他们记者,而非主持人),大学读的第一本书便是白岩松的《痛并欢乐着》,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找了白岩松所写的所有书来读,包括《幸福了吗》、《行走在爱与恨之间》、《岩松看美国》等等,从他的文字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与一个国家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他用他的理智、激动、泪水、愤怒为我们串起一系列属于这个国家刻骨铭心的回忆。读过白岩松,我开始读水均益的《益往直前》,他的命运是与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发展而联系的,他记录了伊战十年的伤痛,也记录了与硬汉普京的智慧博弈,他用他的坚定与豁达记录下一系列属于这个国家与世界的记忆。当读过这些书之后,我开始读柴静的。
《看见》(当然,并非因为“穹顶之下”,当初几次打开却又没有耐心看下去,如今想看却已被封杀......),初读《看见》,文字冰冷,但却总感觉隐隐中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继续往下读,她不是在关注这个国家命运前途的发展,而更多的是在关注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是人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正是这种力量让我觉得有写下一些的必要。看见眼前,我们更要看见内心,不要被眼前看见的所蒙蔽,仅有内心的思考才是最真实的看见。
是我们太幸运,还是他们太不幸
“是我们太幸运,还是他们太不幸”这是我在读《看见》的过程中反复在思考的问题,书中记录着太多太多的不幸,不论是“双城的创伤”中的那些孩子们,还是一个个不幸的家庭中所遭遇的家庭暴力。在对这些不幸的记录中我一次次的湿润自我的双眼,中文系读的久了可能越来越感性,我们总是会被文字所感动,我们总是感伤于他人不幸的遭遇,是对他们的怜悯,更是对自我心灵的质问。在对流浪少年犯罪的调查中,一个由十几个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领头的十五岁,最小的十岁,都辍学。他们没有父母来管束,没有亲人来照顾,没有社会的帮忙,他们甚至都不怕死,这是多么的可怕。他们在流浪,他们把偷当乐趣,把抢当做狂欢,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书中记录了太多太多我们都无法想象的会发生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幸,他们有被戒毒所卖去当妓女的,有被无故监禁二十八年的,还有饱受家庭暴力折磨的......我无法想象这些都发生在我们的社会,都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阴暗面。贫穷、无知、暴力......当我们都生活在自我幸福的世界中时,有谁关心过在社会灰暗里生存的人们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命运,注定不幸
痛苦就是痛苦
痛苦是财富,这句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或许每个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每个人都在抱怨生活,痛苦往往都是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始终无法摆脱痛苦。那么应对痛苦,我们除了抱怨就别无选择了吗俞敏洪说:“坚持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法选择的,我们无法选择命运,我们亦无法选择躲避痛苦,那么只能坦然应对。人所要应对的痛苦是多种多样的,迷茫时的痛苦,失意时的痛苦,失去时的痛苦,那么痛苦之后呢没有改变,依旧走老路那么这些痛苦将会转化成更大的痛苦,而深陷痛苦之中也终将一事无成。我们要的是对痛苦的思考,对痛苦的反思。白岩松说:“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仅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欢乐,并相信未来。”室友问我:“还相信未来吗”我回答:“是的。”两年之前是这样,两年之后的我依旧相信。世界上仅有两种动物能够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我自知我并非雄鹰,那么我甘愿做一只蜗牛,在痛苦中决不放弃,并且始终坚定地相信未来,因为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我会看到与雄鹰看到的同样的风景。
命运经过失败指出应当走的路
马修·埃蒙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悲情英雄,那个总是在奥运赛场上最终一枪意外失利的男人,他无法摆脱命运对他的捉弄。北京奥运失利后,他和妻子相拥在一齐,那个因四年前雅典失利而结缘的妻子,同样是射击名将的卡特琳娜,他们相拥在一齐时不是妻子在安慰丈夫,而是丈夫在安慰妻子。生活到了真正的艰难处时才能体会“仅有最亲的人才能了解和陪伴你的伤痛。”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坦然理解。命运经过失败指出应当走的路,一路走来,经历过太多太多的失败。一次看到艾弗森跨过泰伦斯·卢的照片上头配着一句话:“我以为跨过的是全世界,没想到跨过的却是自我的巅峰。”经历过高考洗礼的我们,很多人都会抱怨自我高考失利,可是谁又能明白当我们不甘心地步入大学殿堂的时候,人生将要应对的失败才刚刚开始。我们会应对很多竞争的失败,会应对投票的失败,会应对选择的失败,你会在这些失败中发现,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必须要应对这一切,哪怕无奈,哪怕不甘心,哪怕是愤怒。因为这是成长所要经历的阵痛,我们无法避免,我们只能勇敢应对。我们仅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前进,用事实告诉那些给过我们伤痛的人:“我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了
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必须要拿回来!”
在这个缺乏思考的年代,我们很多人都早已不再关注现实,不再关注社会,不再关注国家,我们只顾着自我。我们很少去问为什么,怎样会这样其实我们早已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我们早已不再看见。柴静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那么,我们每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不是也应当在现实中看见一件事物时总要问问自我的内心:“我看见了吗”
看见读书心得4
提到柴静,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敢进入非典现场女记者,没错,这的确是她丰功伟绩中很重要的一环。可是我第一次明白她,并不是非典,那距离我们这个年纪过于遥远,关于违法工厂污染的纪录片,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她在纪录片里说,她不忍让自我的孩子每一天戴着口罩生活,无论是作为一位母亲,还是一位记者,她都履行了自我的职责。一位敢做,敢说,敢担的“记者”。
书中提到她初入央视的一段,才明白这样一位记者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小姑娘,之后经历的一切,成就了柴静。
我们这一代对非典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概念,偶尔听长辈提一嘴,也不当回事儿,柴静对它的记录,却让我有一种压抑感,经过文字都是如此,何况身处其境呢。读到满屋子躺着的痛苦的非典患者,读到柴静进入那扇门后强烈的想出去的心理,读到那29个被遗忘的患者,读到被不幸感染的工作人员,虽一切已经过去,我才明白,那次灾难所带来的痛苦与挣扎。
活着,比什么都好。
进入“新闻调查”应当是柴静的一个转折,从此,无论在哪,从事什么工作,她,本质里,永远是一名记者。
调查性报道,意在于调查,揭露,需要揭露的事情,往往深藏其下,可想而知,任务的困难性,采访对象的不配合,在此前提下,记者需要做的,便是给予社会一个真相。
我想,记者该是最了解社会一个群体。他们总要去接触一般人所接触不到的人与事,甚至比当事人了解的还要透彻。
五个小学生团体服毒自杀,原因是情感纠纷,就算是如今看来也让人觉得荒.唐,偏偏这就是事实。
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童年并不是像电视剧中那样天真,回忆起来,那时候也会有许多烦恼,甚至有些所谓的情情爱爱。很多东西,一旦接触了,就会构成自我的观点,思维,无论年龄,之后的价值观构成,也是经历所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
十一二的年纪,有喜欢的人,有三人成虎的小团体,甚至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可是,这都是如今社会所不认同的东西,这个年纪,出于一种变相的保护,也不会有人告诉你该怎样处理这些事情。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场杯具
对同性恋采访的那一段,是全文中我最为揪心一个事件,大概是本身对他们就有了解。张北川教授有一段话“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越是思想传统的人,越是贴合这段描述,至少在国内,这仍是现状。随着思想的开放,社交平台的流行,这个话题相对以前似乎没有那么禁忌了,可是,打压程度却随之愈发严厉。这是好是坏
提到家暴,像李阳这种高知识分子,都认为理所应当,何况是在农村,明知如此,却无能为力,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改变,谈何容易。可是,要变。
“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
这本书教会我的,是做新闻人的态度。要有对人性,对观念,甚至是法律的度量,“新闻人就是要去人多的地方”,矛盾聚集的地方。如果开始,我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对传媒行业的热衷,那么此刻,更多的是对成为一名新闻人的期待,去了解社会,感受他人所不能感受的。
看见读书心得5
今日最终看完了柴静的《看见》。20x年9月初买的,整4个月才看完。看得这么慢,主要是因为不太习惯柴静的语言,看一会儿就觉得累,不像有的书,放下了还想把它再打开。可是这本书还是很好的,很多资料值得思考。
里面资料很多,不多说了,只说第十八章“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吧。这一章,好几个地方,看得我眼泪几乎掉下来。这一章是关于药家鑫案件的,柴静还是用她的方式,只陈述采访资料,不评论,但让我深深体会到这种陈述比评论更能触动人心,引人深思。
她在笔记里写道:“为什么人声称追索公正,要求死亡,但死亡来到这一刻,你感到的不是满足,也不是为它的残酷而惊骇,而是一种空茫?它让你意识到,剥夺生命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的发展,一切的可能,结束了。张妙死了,药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结束了就过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随后在柴静的陈述中,以及她引述的一位以前采访过的以往患抑郁症的男孩小宋的观点中,你会不由自主地把自我放在被陈述者的位置上感同身受地体会和思考,体验药家鑫、药庆卫遗憾和悔恨的心境,回想自我的成长过程,看着此刻的孩子思考从中应当学到什么。如果我们不能从药家鑫、张妙的死去思考这些东西,而仅仅是对类似高晓松以往发的微博“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拼命点“赞”,那他们真的是白白死了。
柴静在书中,提到了“药家鑫在公开采访时说过一句‘农村人难缠’,这句话后面还跟着一句没播的:‘我害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看到那里你会想到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柴静很勇敢,她这句话会让有些人,包括有些记者,不舒服,那些人断章取义地误导舆论,应当受到谴责。其次,我想起以往看过一个视频,采访张妙的丈夫,他说:“他不是说农村人难缠吗?我要让他明白我们不难缠,我只要他以命抵命。他的父母如果愿意,我能够替他赡养”,以及在药家鑫死后,张妙家人去找药庆卫索要20万元,说是“药父公开许诺过的”。对某件事,当你义愤填膺地赞成或反对的时候,你需要冷静地想想,你是不是正在失去自我的确定力?摆在你眼前的到底是不是真相?
看见读书心得个人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