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大全 >

受戒读后感范文精选

若水分享 1147

《受戒》写得极富诗意,读时感觉就像饮一杯淡淡的清茶,使人惬意,使人心旷神怡,作者刻画的人物简单而又清纯,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更使读者身临其境。作者用平淡的语言,描写了朴实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对最自然最本质的美的追求!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受戒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受戒读后感1

初读汪曾祺,是中学课文,《黄油烙饼》,没感觉。后来再读已经很晚了,大学一年级,读《受戒》《复仇》《大淖记事》,那个时候喜欢情节复杂、高潮迭起、大气磅礴的作品,因此也没读出这里面的好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年终于读出汪曾祺、沈从文、废名以及周作人这类作家的好来了。(这也算是我承认自己“老了”的方 式。)

我很喜欢鹦鹉史航对汪曾祺的一句评价:“汪曾祺的文字,就是糖衣炮弹。他是为了让你怅惘而生的。汪曾祺是个老福尔摩斯,他是个针对美的侦探。”汪老的散文、小说都搜刮着生活里的边边角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的、纯净的世界。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这个片段在微博、微信广为流传,很多根本没读过汪老作品的人也“粘贴”此句盛赞汪老幽默有趣,不可置否,这句美、有态度还幽默,但汪老的有趣可不止这一点点、一丢丢。

《果蔬秋浓》江阴有几家水果店,是正街正对寿山公园的一家,水果多,个大,饱满,新鲜。一进门,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香。这香味不是时有时无,时浓时淡,一阵一阵的,而是从早到晚都是这么香,一种长在的、永恒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欲醉。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厚的果香。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远不忘。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

写果蔬、写秋,写对水果香气的记忆转而一笔“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这种表达是刻意习而不得的,是作家的天赋,是长期浸泡在生活里的“得心应手”。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比较同意老的提法:‘从生活出发。’”他对生活的体察不是浮于表面的,他是真正地将自己投身进去,因此他的完全表达是源乎心性的。

汪曾祺的散文写到过很多人,提笼架鸟的老人、捡枸杞的夫妇、西南联大的同窗和师长、作家朋友……从记忆深处挖掘出的滴滴点点,写他们生活的弯弯角角,他们真诚、可爱,有着我们这个时代所不常见的那种纯净。

《闹市闲民》里的那个独居老人,不种花、不养鸟,每天吃点面条,抱膝看街,平平静静,活庄子。我很喜欢这个人物,说是喜欢也毋宁说是羡慕,他的这种从容安闲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求而不得的。

汪老的可贵、可爱就在于他对这些他熟悉的人、事真正地葆有感情。

“我的小说多写故人往事,所反映的是一个已经消逝或者正在消逝的时代。”汪曾祺的小说大都置于回忆笔调之中,大多数人物都建构在他熟悉的民间风俗中。

他在一篇谈小说创作的文章里他提到《受戒》是他的一个梦,是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在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坦白:“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里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但《受戒》不是他的初恋故事,是他初恋时朦胧的对爱的感觉。《秋雨》一篇是他曾在昆明街头亲见的,《大淖记事》锡匠的故事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些故事在记忆里存放了多年,“这些,都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使我向往。”他将这些记忆深处存储的东西一遍遍淘洗,一遍遍过滤,最后再呈现出来, 因此读他的小说很像是听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讲那逝去岁月里的人和事。

他不故弄玄虚,老老实实地搜刮记忆里的边边角角,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诚如他自己所说:“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生活是没多少情节的。小说是一种情感形态,是一种思索方式,人类智慧的一种模样,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气氛就是人物。”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受戒》)“北门外有一条承志河。”(《王四海的黄昏》) “船开了一会,大家坐定下来。”(《邂逅》)他任何故事的开头都是落到实地的,规规矩矩地开始“回忆”。在他不动声色地讲述里那些久远的人和事一一登场,氤氲在雾蒙蒙的水汽里。

那些“特殊的事件”总是在“一般状况”下被带出,不显山不露水,自然流泄。

《詹大胖子》,写打更、卖花生、剪冬青树的斋夫詹大胖子,但淡淡的一笔带出了校长和语文老师的故事。“有时候,放了学,除了詹大胖子,学校里就剩下张蕴之和王文蕙。……一天晚上,张蕴之到王文蕙屋里去,说是来借字典。王文蕙把字典交给他。他不走,东拉西扯地聊开了。聊《葬花词》,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王文蕙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心里怦怦地跳。忽然,‘噗!’张蕴之把煤油灯吹熄了。”校长张蕴之和王文蕙的事,用现在的糙话讲就是偷情,但他不带任何评判,他不强化“我”的声音,老老实实地“演绎”。校长换了人,王文蕙调去了别的学校,这里面的“曲折”他不说,从头到尾都是淡淡的。

他的所有小说里“我”的声音不强烈,从来都是不经意地一笔,“我”的心情就流露出来了,这种个人表达一点也不招人烦。(今年读了不少当代作家的小说,一个让人特别厌烦的事情就是作家不断地在文本里发声,恨不得像微信公号一般在文本里标红甚至放大字号。)

《王四海的黄昏》“王四海站起来,沿着承志河,漫无目的地走着。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卖艺人王四海的故事从北门外那条承志河,河上那一道承志桥开始,以一个背影结束。这个尾声作家没做任何的渲染,仅仅一个背影他那一生的浮沉,他在这个小镇上栖身的怅惘都在这个背影里了。

在回忆早年的教育和创作道路之时,汪曾祺一再提到归有光,他说:“在我所授古文里,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私以为这种“清淡”是大智若愚、大巧之拙,是一种“返归自然”的哲学与审美,某种程度上也是作家对中国古典文人向善向美的自觉延续。

五十年代以来,文艺理论家们鼓吹小说创作应该直接反应现实,汪老的小说冲破了这一藩篱。较之他前期的作品,我们所熟悉的《受戒》《大淖记事》《异秉》这些“十年浩劫”后写作出来的作品更像是“返璞归真”,读这些作品能感受到作家摆脱长期捆绑,鸢飞鱼跃似的快乐。

汪老作品整体呈现一种和谐,但在温暖、纯净的背后也蕴藏着淡淡的悲凉。他自己也曾说过“重读我的一些作品,发现自己是很悲哀的,我觉得,悲哀是美的。当然,在我的作品里可以发现对生活的欣喜。弘一法师临终的偈语:‘悲欣交集’,我觉得,我对这样的心境,是可以领悟的。”

悲凉是作品里的底色,是背景。《大淖记事》十一子和巧云,“他们俩呢,只是很愿意在一处谈谈坐坐。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但“巧云有一个残废爹,需要招一个养老女婿,十一子是独子,有一个守寡多年靠做针线养家的老娘,要接一个当家媳妇。”《黄油烙饼》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一个关于吃的故事,但“黄油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他笔下的人物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喊,有的只是一声叹息,一点点哀愁。这是他对人物特别的“关照”,是他的悲悯之心。

这本精选集,特别将《聊斋新义》所有篇章收录一栏,让人颇为惊喜。

《聊斋新义》这一系列是汪老1986年1991年期间的作品,是他“做一点实验”想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具有一些“现代意识”的一次尝试。

汪曾祺改写《聊斋志异》的时期,正是中国先锋派小说最热闹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汪曾祺是为数不多“流派”外的少数派。即便他“做一点实验”的《聊斋新义》系列,也完整地延续、保留了他一贯的小说风格和审美趣味。相较与原著而言,他的改写删去了大部分传奇的情节,增加铺叙不少人物的生活细节。八十年代的文学声浪是夸张、变形、怪诞,但他说:“我没有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我并不反对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但是我觉得我们这样的社会不具备产生这样多的感的条件。如果为了赢得读者,故意去表现本来没有、或者有也不多的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我以为不仅是不负责的而且是不道德。”

在他的散文《七十抒怀》中他透露过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写完这个系列以及他构思的长篇小说《汉武大帝》,叫人遗憾的是这个系列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是这十二篇而已,我辈也未能有缘看到《汉武大帝》。

受戒读后感2

《受戒》出现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潮涌之际,却没有政治话语的痕迹,没有浓烈的悲剧意识,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但是却为文学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作者汪曾祺用清新淡雅自然的文笔讲述了山野之间的所见所闻。

这篇小说如果从语言上来说,是文学上的一大创新与挑战,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不管是叙述事件还是描绘事物,是写对话还是描写人物,都显示出灵动清逸的风致。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就感觉语言上很清新自然,使人在心灵上就感到莫名的愉悦之情,例如,小说中,在描写小和尚明海对英子最初动情心里产生爱慕之情的情景的描写中写道“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一串脚印,明海看到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都搞乱了”这里,这座虽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来揭示明海的心理活动,但是,这种直接的叙述与明海的视觉的描写相结合出来的效果更佳形象地展示出了主人公明海的内心的一种情感的变化,不得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小说中,小和尚明海与英子之间简短的对话,给人以干净简单自然之感,作者采用这种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为文章增添了清逸之风。

读完《受戒》这篇文化在那个,我觉得,在这篇小说中的和尚们与我想象中的和尚有很大的出入,在我的脑海里,和尚基本上都是吃斋念佛的,而且是没有媳妇的,可是,在这篇文章中的和尚却并不是这样,他们不经常念佛,而且还经常打牌,经常吃肉,在他们看来,吃肉是不足为奇的事情,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他们竟然有老婆!二师父仁海不仅有老婆,而且,他老婆每年的夏秋之间还会来庵里住几个月,种.种的一切使我大吃一惊。我由此深深感觉到,在那个时代,似乎“当和尚”是在拿一种“文凭”的!

在这篇小说中,真的没有过多的情节,如果真的有的话,就是明海与英子由两小无猜到春情萌生再到相互表白的一个过程,作者在《受戒》这篇小说中更多的是描写和尚们的一下生活之事,风俗民情,例如,写和尚们的风俗人情,写庵里的一些事情,以及英子她们家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明海帮助英子她们家劳作时的场景以及大家一起聊天闲谈时的场面,充分展示出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纯情互助与人性的善良!

受戒读后感3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的作品多反映了自己曾经生活的地区,那乡、那人、那事。作为汪曾祺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受戒》讲述了受戒和尚明海和普通农村少女英子的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故事,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至美、至善、至纯的庵赵庄。

小说开篇点题: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通过描述这个村庄的奇特,如住得散,非叫庄;明明住的是和尚,却叫庵;庵虽小,但整个村庄以此为名,叫庵赵庄;此中种.种奇特、反常的环境描写,就为下文重笔写和尚的不守常规、明海明快个性打下了不反常之伏笔。

这里不叫“出家”,叫“当和尚”,在常人看来,和尚是超脱于世、看破红尘、没有七情六欲的,但一个“当”字,就体现了在这里,和尚是一种职业,与宗教信仰和人生超然追求,没有必然关系:只要有职业操守,生活相关的事宜就不用“管”了: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所以,和尚有老婆也是正常现象,公开杀猪吃肉也无可厚非,会唱情歌还算加分项,而明海有七情六欲更是理所当然。

在这群和尚中,明海显然是最有立体形象感的。他天真活泼,阳光活力,甚至连他的声音,隔着文字都能感受到那种爽朗透亮。这个人物形象充满灵与肉的人性美,跟苦大仇深(如法海)、心如止水(如各主持)等和尚形象是截然相反的,在他身上,能感受生命的张力与年轻的激情。

作品通过一件件小事,来突出明海与传统意义的和尚与众不同。比如绣花事件,通过英子、大娘之口,以及描述:她把花掐来,明海就照着画,把一个懂生活、会观察、擅绘画的明子形象跃于纸上。

明子的与众不同还在于,他作为和尚,却有常人有的情欲,从他与小英子之间朦胧、纯真的爱情就能看出来。明子与小英子的情感,是通过一次次对话升华的。读后感初识是在去当和尚的路上,两人略显陌生的对话,有点“一见倾心”。玩铜蜻蜓时的对话,是情感的朦胧,因为从此之后,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而烧戒疤前路途的对话、烧完戒疤的对话,是你情我浓的情感升华,所以,接明子回家路上,小英子要嫁给明子的话,一点也不突兀,反而水到渠成,自然而美好。

看起来反常的事情,在庵赵庄却显得这么自然、美好,这与当地社会环境、风土人情的纯美无不相关的:最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简单几句,一个生活富足、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的农家小院形象跃居纸上。而有这样一户农家的整个乡村景象,也可从中豹窥一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人性都是至善至美的:小英子活泼纯真,大英子知足常乐、赵大娘质朴善良、赵大伯勤劳能干……特别是小英子,口直心快,心地善良,淳朴浪漫,文中通过重点描述对话,将她略带“小泼辣”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她与明子的情感中,她没有矫揉造作,而是主动大方,特别是“扌歪”荸荠那段描写,“故意踩明子的脚”的细节,把一个情犊初开少女对爱情的热烈和农村少女纯真、大胆的性格展露无疑。而明子看小英子脚印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一个懵懂少年情丝波动的过程。

《受戒》在营造一个至善至美至纯的庵赵庄时,还通过语言美的形式,来营造一种明快氛围,给人以顺畅、欢快的阅读体验。比如,在对民俗、民风的细节描写时,特别注重俗语和口语化,劁猪的、“扌歪”荸荠,就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散文化、诗歌化的行文,不仅加强了节奏明快感,更有利于营造一个如诗如歌如梦般的“理想乌托邦”:这是一个异域的,童真的、充满人性美的、不被常见的“边城”,汪曾祺思想境界中的净土——庵赵庄。

受戒读后感4

近来读书颇多,主要以散文为主,也兼读些小说。因为工作和家庭各方面的压力渐长,即使小说也只看了些篇幅不长的。其中汪曾祺先生的《受戒》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受戒》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如同品了一杯淡淡的清茶,口有余香。总体来说,无论文笔还是故事都写得很美,有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感觉。小说里世界仿佛梦里桃源,只是里面人并非为了避世,而是本来就生长在那里,俗世中人有的他们都有,甚至比俗世中人更自由,更快活。

文章采用的是回忆式开头:“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这与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开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颇为神似。不知道汪曾祺先生创作此篇时是否受到了这位法国文豪的启发。如果是,那么此作可以说既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又有西方意识流的不拘一格,堪称是一篇中西合璧的文学佳作。

在《受戒》中,明海的家乡管“出家”叫“当和尚”,感觉就像我们今天去“当老师”、“当记者”、“当编辑”似的。只是一种可以赚钱的职业,并没有太多神圣的味道。而且明海出家是早就计划好了的,因为他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于是在他七岁那年,家里人便决定让他当和尚。当和尚也是靠他舅舅的关系。文中说道:“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换做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包吃包住,收入不菲,工作不累。”这样好的工作,就连明海自己也觉得在情在理。这是小说的第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受戒”的缘起。

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女主角登场了,文章写道:“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船里,船就开了。”这个女孩子就是小说中的女主角,这一段描写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边城》中那只渡船上的老爷爷与翠翠。也许这篇小说起初就是汪曾祺向其恩师沈从文的敬礼之作吧。

在船上,女孩问明海是要去当和尚吗?明海点头。女孩问明海当和尚要烧戒疤,怕不怕?明海含糊地摇了摇头。女孩又问,你叫什么?明海。在家呢?明子。小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菩提庵。——给你!小英子就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这就是小明子与小英子的第一次邂逅。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小女孩的懵懂爱情就此泛起了涟漪。

汪曾祺后来在关于《受戒》的感言中写道:“因为我的老师沈从文要编他的小说集,我又一次比较集中,比较系统的读了他的小说。我认为,他的小说,他的小说里的人物,特别是他笔下的那些农村少女,三三、夭夭、翠翠。是推动我产生小英子这样一个形象的一种很潜在的因素。这一点,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在写作过程中,一点也没有察觉。大概是有关系的。我是沈先生的学生,我曾问过自己:这篇小说像什么?我觉得,有点像《边城》。”

但是我觉得,《受戒》虽然脱胎于《边城》,但却比《边城》更贴近现实的生活,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边城》里的世界几乎完全是如诗如画的,是脱离了现实世界的另外一个世界,里面无论人物还是景物都是那么唯美。而《受戒》里的人即使入了佛门,也根本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打纸牌、吃水烟,吃肉不瞒人,年下还杀猪,杀猪就在大殿上,只是杀猪时多了一道仪式,要给即将升 天的猪念一道“往生咒”,并且总是老师叔念,神情很庄重:“……一切胎生、卵生、息生,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再世,皆当欢喜。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当和尚吗?拿着善男信女的钱,却做着吃喝玩乐的事。难道是作者在小说中孕育着莫大的讽刺吗?我不敢想,又不能不想,经历不同则感受不同,也许每个读过这篇小说的读者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番认识吧。

小说的第三部分,明子要去“受戒”了,英子问他:“你真的要去烧戒疤呀?”“真的”“受了戒有啥好处?”“受了戒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搭。”“什么叫‘挂搭’?”“就是在庙里住。有斋就吃。”“不把钱?”“不把钱。有法事,还得先尽外来的师 父”“还要有一份戒牒。”“闹半天,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呀!”当和尚也要文凭,有了这文凭,不仅在本寺,到外面寺庙混饭更容易,明子当然要去搏一搏,同时也为了完成家里人的期望。

小说的最后,小明子“受戒”归来,小英子划船去接他,这一段写得极美:他们一人一把桨。小英子在中舱,明子扳艄,在船尾……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好,不当”“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好,不当。”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苇荡子了。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你说话呀!”明子说:“嗯。”“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说:“要!”“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快点划!”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 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噜噜飞远了……”

小说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一九八零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原来这都是作者的一个梦啊,怪不得写得那么美,只是这梦后来怎样了,明子会为了娶英子,刚“受了戒”又马上去“破戒”吗?抑或这个结尾还蕴含着更深远的寓意?作者没有再写下去,对比《边城》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索空间。

受戒读后感5

文章开篇就用缓慢的文笔描述了一个独特的世外桃源,与其说独特更不如说荒诞。庵赵庄的人们太宽容了,在他们心中,和尚就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像是郎中,书生,当铺,商人之类的职业,没有区别。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可以还俗,可以近女色,唱淫歌,可以赌博打牌。

和尚不用守清规还是和尚吗?——这样光怪陆离的生活,和人生的苦涩全然无关,完全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观念。

再说小英子一家,赵大伯是田场上样样精通的好把式,不仅脾气好,身体也结实的像一颗榆树;赵大妈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仅家乡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样子也是众家嫁闺女的稀罕物;两个宝贝女儿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静,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泼,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鹊。由此村庄独特的幸福生活可见一斑。

汪曾祺淡淡的文笔描述了这样一个地方,没有苦涩,没有勾心斗角,可以不包容一切原始欲望的世外桃源。荸荠庵里,二师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还把liuxue86.com他老婆接来避暑纳凉;三师父更是人不仅漂亮,有一手“飞铙”的绝活,甚至每场法事之后,村里就会有大姑娘或小媳妇蓦然失踪。然而却没有人指责,这一切的荒诞在村庄里是如此和谐。

在我看来,和尚本身不是一种职业,守清规也并不是对人性的压抑。对于那些看破红尘的人来说,选择出家反倒是解脱。给心灵困惑的人们一个远离尘世的机会。而文章中,和尚变成职业,用来赚钱,是对佛教信仰的侮辱。

再说全文的主线,明海和小英子,二人两小无猜的感情倒是让人动容。也只有在庵赵庄这样宽容的环境里才有可能成长发芽的恋情。这也是全文唯一让我觉得像世外桃源的地方。

文章题目是受戒,而受戒却放在结尾,被浅浅一带而过。作者是故意让人错觉离题,然后再体味作者的用心良苦。“受戒”后,和尚本身就应该是过着平淡的清修生活的,可是他们“不正经”,于是题目与正文便产生了反差效果,而这种反差效果恰恰是表达了作者心中想讽刺的现象。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