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读后感范文800字五篇
引起我读《亮剑》的,是改编自该小说的电视剧《亮剑》拍得极其成功,使我有读原著的念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亮剑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亮剑读后感1
曾经迷恋金庸先生笔下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曾经沉醉于古龙先生笔下的浪子、美酒、佳人三部曲,曾经也日日夜夜地痴迷于梁羽生先生笔下的破军之势,但无论如何,我都不相信那些侠士的真实存在,那时我想,武侠只不过是成人的童话。
直到那一日、那一刻,我彻彻底底地深陷(亮剑》之中。
捧起《亮剑》,便仿若置身于一片硝烟之中。眼前黄河漫天,耳边战火轰鸣,倒下的战士,绑着红丝带的冲锋号,吐着白气的战马似乎都鲜活起来。
而《亮剑》不仅仅因它生动的画面,宏伟的描写而令我爱不释手,它所刻画的人物更吸引我去探寻,去拜读。
我喜欢李云龙,喜欢他的梁替不羁,喜欢他的男儿本色,甚至喜欢他的一口脏话。李云龙仿若塞北胡人的野马,有着粗 硬的鬃毛,迷人的身姿,健硕的肌肉,更有那一种不易驯服的蛮。
我喜欢赵刚,喜欢他最初书生的执著,喜欢他无论如何不变的坚毅,更喜欢那个同李云龙一同畅饮的他。他有李白“臣谓臣是洒中仙”的洒脱与跋鹿,他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忧国情怀。这样一位俗而高洁又不似陶渊明无为的志士,我又怎能不为之倾倒呢,
如果说人物是一本书的调料,那么这本书所传达的精神便是主料,是真正构成这个故事的重中之重。《亮剑)为我们传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便是它的题目―亮剑。
面对挚友的困难,你要义不容辞地亮剑。
面对集体的生死存亡,你要毫不犹豫地亮剑。
面对国家的利益受损,你要奋不顾身地亮剑
而何时亮剑呢,兵法上说的“打草惊蛇”是说亮剑不可太早成语中说“过犹不及”是讲亮剑也不可太晚。把握时机,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守。剑拔弩张,剑锋相对还等什么?!
亮剑读后感2
“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李云龙,这位“战神”式将军的一生写照。
天空,很晴,晴得一望无际。亮得刺眼的阳光艰难地撑开天际一两片略带血色的云彩,淡化了晚秋的寂静与清冷。巍峨的山脉绵延不绝,在九州大地上延伸开去;一块匀称的平原被巧妙地置放在它们中间,广阔而平坦。密密的枫树林里静静地躺着八路军独立团骑兵连全体将士的尸体――凌乱而悲壮。电视剧《亮剑》中这震撼人心的一幕,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壮烈的场面感天地、泣鬼神,那个动荡的年代,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将沾满鲜血的魔爪伸向了华夏大地,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片文明而古老的大地上蔓延。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便是“亮剑”精神,也是中国军人的军魂。在这部片子中,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有血有肉的军人李云龙。他没有文化,性格粗暴,但极为豪迈,善于指挥,他的部队在他这个将领的带领下也感染上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气势,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这样的一种亮剑精神,使得我们的部队在面对装备、人数等多方面均优于我军的敌人时能够不畏强敌、不断取胜。
这支英勇的骑兵仅是庞大的抗日队伍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是一个铁的印证,印证了中华民族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的坚强不屈,印证了中华儿女勇于为民族利益牺牲一切的大义凛然,更印证了华夏子孙是决不会向罪恶的入侵者屈服!即使对手很强大,甚至明知是以卵击石,也一定要舍命一搏,毫不迟疑地亮出自己的宝剑。
《亮剑》中,骑兵连为了掩护百姓与部队的顺利转移,即使在装备、人数等都与敌军相差甚巨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义不容辞地踏上了这条壮烈成仁的道路。这不正是“亮剑”精神最完美无瑕的体现吗?他们那哪怕只剩一名战士也要战斗到底,他们那誓死扞卫国家尊严,他们那死也要死在英勇杀敌战场上。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了他们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赤胆忠心;体现了他们永远无愧于自己、无愧于自己的事业的崇高灵魂!
如今,苦难的岁月早已成了历史,改革开放的中国日新月异,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我们不能也不会忘记那一段黑暗而峥嵘的岁月!
亮剑读后感3
亮剑拍出来很久了,一直没有看过,只是听说很好。我倒不反感,起码很喜欢李幼斌,一副很男人的样子。
无意中看到了书,马上很兴奋。常识告诉我,这会比电视剧的魅力更大。结果是欲罢不能,用一天一口气读完的。真的很好,初看就被吸引了。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顶天立地大丈夫,能映出我们身上的小来。
我最喜欢两段,其中一段就是李云龙追求田雨的过程。如果我是女人,也会被感动的,这样的男人不嫁,还嫁哪个。不仅仅是铁血男儿,还有情有义,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而从66年开始发生的那些事情让我心情很压抑。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他还保持着刚正不阿的作风,该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一面是他至死不渝敬仰的领袖,一方面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现状,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所幸他保持了一个男人所有的勇气和力量,不畏强权,用生命为自己做了最好的注解。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人,我想,我要去他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他应该是这个民族千百万仁人志士的具象,我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人而骄傲,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我们这个民族太缺少勇气,患得患失的太久了,所有的血性都臣服在权力的脚下,苦难就永无尽头。
不仅仅是李云龙,还有赵刚、丁伟、孔捷,我能感受到他们心底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深深的爱,对民族苦难的切肤之痛。还有田雨写的那些信,读的让人掉泪,如果没有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深深的爱,是不会陷入那样大的痛苦之中去的。
我曾在深夜和远方的朋友来来往往用了三百条短信聊这个国家的现状,都觉得不满意,最后追问为什么要这样伤神于一些和自己关系不大的宏观问题,我想,是因为我们爱她,在乎她。李云龙他们何尝不是这样。我想,都梁也一定怀着一颗同样的心。
都梁一些问题看得很透,他说到了思考的力量,如果我们的民族多一些理性,何至会经历这样多的苦难。外因固然有,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也是出了力的。更可悲的是过后不反省,悲剧迟早会重演。丁伟的预言就是明证,田雨父亲的预言就是明证。
惋惜的是都梁把战争儿戏化了,我们习惯于儿戏化战争。殊不知战争是要死人的,今天死的是别人,明天可能就是你,谁也不能幸免。
美国智库把亮剑作为研究中国军人的参照,说这个东西体现了中国军人的意志和精神,我想他们在朝鲜是领教过的,可一想到那是拿几十万志愿军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我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们的实力比敌人差一大截,这一大截我们是靠鲜血填出来的。当我们兴奋于史料中的战果时,不要忘了,那背后,是累累白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回到具象的个人,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吧,爱这个民族,爱这个国家吧。逢敌必亮剑,亮剑必溅血封喉。即便敌我力量悬殊,也要挺剑仗立,绝不跪下。不要让敌人杀了我们,还要说:看,这是奴才。
李云龙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我们所有人都是,只有都挺直胸膛,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亮剑读后感4
《亮剑》讲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职业军人——李云龙。
他没读过多少书,却天生会打仗,也许他就是为打仗而生的,他异常粗鲁,却勇敢正直,为共产党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云龙拥有一支属于他自己的特种部队,他们一个个生怀绝技,共108人,号称“梁山分队”。就是这区区108人,出生入死,建立了无数功勋。
在_时,李云龙无缘无故地背上了镇压百姓的罪名,他屡次有机会逃脱,但他没有。在批斗会上,李云龙宁愿被扯下头皮也不低头,宁愿手骨折也决不弯腰。在押往省城的路上,他的军队自发站在路的两边,向他敬礼告别。
这就是一名军人,他面对强敌,从未退缩,大智大勇,气贯长虹,体现了军人的气概,而面对普通百姓,却宁愿受辱也不亮剑。
李云龙说,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正是这样的亮剑精神,使他成为一条汉子,一名英雄。尽管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都不影响我的崇拜与尊重。
正是这样的人格,这样的气势,震撼了我;这样的勇气,这样的斗志鼓舞了我。
我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工作也是这样,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都要勇于亮出自己的“宝剑”,勇于亮出自己的气势。狭路相逢——勇者胜,说得正是这样的精神。
最后,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李云龙说过的话: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亮剑读后感5
这两天看了《亮剑》的小说版,感觉和电视版相差很大,在电视办理只是着重描写了李云龙在抗战和解放战争值得战斗史,可是小说后半部的_史却没有涉及到,看完小说后对李云龙的结局感到悲哀,一个将军,一个曾经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浴血奋战的将军在一个动乱的社会下自杀身亡,还有赵刚,在那种环境下在反思他参加革命到底应不应该。他所追求的理想破灭的时候我可以理解他的心情。
自从电视剧那些风光的李云龙在一片荣誉中谢幕,往后各种运动接踵而来,老李在激动、迷茫、疑惑、反击后,终于在_中被逼而死,他的老战友--李刚在运动一开始,就已经被逼而死,愤怒啊!一个个为共和国、为了民族的自由问题(李刚的奋斗目标),吃饭问题(老李的奋斗目标)相继死在自己人的手里,何等可悲?
当最后,对岸的楚云飞在得知自己的老对手,自己的老朋友死去的时候。我想故事中的楚云飞是何等的伤心,我看到这时。我也哭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将军的可悲,是一个国家的可悲,更是一个民族的可悲……
亮剑读后感范文800字五篇相关文章:
★ 电视剧亮剑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