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大全 >

卡拉马佐夫的读后感

若水分享 0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通常也被认为是作者文学生涯的巅峰之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卡拉马佐夫的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卡拉马佐夫的读后感1

这是一部太过沉重的书,对于我的神经来说,震惊和意外在这里成了家常便饭,以致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把我压垮,也许第一次的阅读还不可能理解其中深意,但提到的问题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让我目瞪口呆,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读起来也格外的痛苦,但正如书中所说在痛苦中追寻幸福,这也许是作者的本意之一吧。在老卡拉马佐夫身上更多的让人感觉到对物欲的贪婪和放纵,还提不到精神的层次上,但他的儿子们却让我们看到了精神折磨对他们造成的痛苦。大儿子米卡是一个善良的人,追求着崇高正义,但一生好像都在做着肮脏荒唐的事,在理性上认为是不对的丑的,但无法控制的感情却认为是美的,这种表面的行动的荒唐和内心深处的善良成了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一切都注定了米卡一生的悲剧,一种用一生惩罚自己的悲剧,这出悲剧不是源于无知而是觉醒了却一直走在错误的路上。

卡拉马佐夫的读后感2

刚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位穿着修长衣服、面容和善、微笑着的年轻人的背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用响亮的嗓音喊着“乌拉,卡拉马佐夫”。我的心怦怦的跳动着,久久难以平静,各种想法萦绕在心头,关于信仰,关于救赎,关于善与恶,关于人性,关于饶恕,关于裁决。。。。这些将需要我花很长时间去慢慢思考消化,也许最终能想出些什么,也许就这样一直模糊着。

当初选择看这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是因为曾经看《爱因斯坦全传》时,里面提到说爱因斯坦称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本”。很好奇是怎样的一部作品能让这位物理学家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遂去图书馆借来读,花了四个晚上一个白天读完了这部作品。读完后,很庆幸自己读了这部作品。 读这部作品时,我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一个卡拉马佐夫家庭的悲剧故事,暴躁好色的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粗野暴躁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否定上帝存在、沉默的二儿子伊凡,虔诚和善的小儿子阿辽沙。整部作品的情节随着这个家庭的各种冲突以及大儿子被控弑父的案件展开,紧凑联系。说实话,一直到最后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亲口承认是他杀死了费多尔,我都还在猜测这个凶手到底是谁。

这部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实在是很成功,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人物大多同时有着“跨越两个深渊”的天性,温情和暴力,癫狂和理智,怀疑和虔诚,作者却能把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这些人物的形象现在都深深的刻画在了我的脑海里。

对于这个弑父案的主角德米特里,我刚刚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吗?他性格暴躁、粗野,荒淫;为了格鲁申卡,他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卡拉马佐夫式不顾一切”;他与父亲正面激烈冲突,最后惹上了弑父的嫌疑。他的这一系列行为的确很荒诞无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认为自己杀了老仆人后的“最后一夜”的一系列行为。他疯狂的奔向格鲁申卡,表达他的爱,表现的像个孩子。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点喜欢这个人物了,为他的不顾一切,为他的诚实坦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吧。

卡拉马佐夫的读后感3

或许是我浅显的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对我来说,爱情故事往往能更直接的打动我。读完》罪与罚》之后已经觉得好像无法完全消化,读了《白痴》倒反而更有一种更直接的感动和震撼。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题材又是颇为沉重的家庭与社会伦理,心里莫名多了一份焦躁,真是不晓得自己能理解多少,只能浅浅的说一说。

本书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书中卡拉马佐夫一家四个同父异母兄弟分别代表了情、理、圣、魔人性中的四种可能;四个手足相生相克,显示了人性中生而俱来无法消弭的基本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本小说中说道:“这是一场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战场就在人的心中。”他在另一本小说《罪与罚》中写道:“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确,如果没有代表道德力量的上帝存在,那么弑父也随时可以发生的了。“弑父”这项最违反人伦的罪恶便是这本小说的主题。在重重宗教、伦理、道德德压束之下,而人类那股最原始的嗜血乱伦的冲动却仍旧蠢蠢伺机而发。

小说真的太沉重了,而且篇幅又长,我没有读完。其中老二伊万是我比较喜欢的角色。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或许是因为在伊万的身上好像看到了一些些自己性格上的影子,我没有他的理性却如他一般的有些表里不一,只是程度不一样吧。或许这样的表里不一说到深处也是自卑的一种。

在网上看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故事大概,这个社会上真的在发生很多很多我无法理解的事,弑父、虐待、枪杀??且这样不该发生的事却愈演愈烈,恐惧与平安一样,始终在围绕在生活周测。人内心掩藏的黑暗似乎愈来愈浓,一件小事往往也能引发出这样的能量。

这个世界是不是生病了?法律规范了人的行为,但人的道德底线是不是越来越模糊不清,或者甚至不能称它为底线,只是一种虚晃的准则。

不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衬托,正因为看了这样多的不完美这样多的悲剧,或许我们更应该感恩现在的生活,如今我能坐在电脑前写这样的文章,其实也是幸福的一种,很多的人,竟连如此也做不到。于是我们兴起相濡以沫的同情与怜悯,生活于这社会之中。

或许文学最大的功能,大概就是唤起人类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中的恻隐之心吧。这也是读此书的一大收获。

卡拉马佐夫的读后感4

在20__年的最后一个多月里,我在夜晚和周末的空闲之余,把这七十多万字的巨著翻阅完毕。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这种震撼一方面源于作者深邃的思想,另一方面源于我对信仰的认知,在认识主耶稣以后,我更容易从信仰的角度品味人和事,包括我所阅读的书籍。

无数伟大的作家,如尼采、茨威格、村上春树和余华都倾倒于陀氏文字的犀利,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其中丑陋毫不掩饰的揭露。《卡拉马佐夫兄弟》就是这样:婚外情、对财产的觊觎……,人性的恶之花就这样以老卡拉马祖夫和他的儿子们的纷争展开,如此合理而汹涌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如果有人说我们比这些书中陷于罪恶的人们有任何道义上的优越,那就大错特错了。在阅读中,我只是觉得自己比书中的人物更幸运,因为自己生活的伦理和道德秩序还没有逼迫我去做那些艰难的抉择。而更为沉重的是,书中那个如同地狱般的环境,逃无可逃,每个人不但在对自己的罪恶负责,也在为其身处环境中其他的罪恶买单。

与此同时,人物内心的道德律像燃烧着火焰的审判之剑,刺中人脆弱的灵魂。老大米嘉和老二伊万虽然不是凶手,但是都要对父亲的死负责,米嘉那粗野的性格和迷恋眼目的情欲导致他和父亲巨大的冲突;伊万因知识而高傲的心,对父亲的鄙夷以及对道德律和上帝的怀疑,则默许并间接促成这场巨大不幸的发生;即便是最为善良的三弟阿辽沙也曾内心希望父亲死掉。

约翰福音三章15节说:“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这三个兄弟都曾希望他们的父亲死去,如此这般,他们的的确确是罪人。然而谁不曾怨恨过自己的同事、邻舍、甚至朋友、弟兄呢?

我们也曾埋怨过自己的父母,只是我们比三兄弟幸运,因为上帝没有让我们怨恨的对象在我们生出怨念的转瞬即逝间遭受到我们内心给予对方的刑罚,而是迫使我们去经历灵魂的拷问。马太福音中主耶稣告诉我们爱上帝、爱人是最大的诫命;

而陀氏也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借佐西马长老的口告诉我们:“苦于不能施爱,那就是地狱。”《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沉重的讨论人类罪恶的小说,但是里面有一个天使般的人物,那就三弟阿辽沙(还有一个天使般的人是阿辽沙的导师佐西马长老)。

小说的末了,在伊柳沙葬礼后,阿辽沙和其他小朋友临别前,有一篇感人肺腑的讲话。他告诉这些十多岁的孩子,“最要紧的首先应该是善良,其次是诚实。”,他还告诉他们“彼此不要互相遗忘”,因为这童年最纯洁高尚的记忆,有一天可能会阻止他们的罪恶,即便他们未来身处巨大的不幸。

我想,陀氏想告诉我们:纵然有一天你置身地狱般的黑暗中,上帝也未曾抛下你。

卡拉马佐夫的读后感5

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或许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小丑。可是,费多尔真的是小丑吗?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物以小丑的形象出现时,很容易的就想当然的以为这个人物的本质就是小丑。但是,当我们在说“一个人的本质就是小丑”之时,我们首先应当思考的是“小丑”是一种本质吗?小丑的形象在西方的各种文学作品、画像、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时而给人带来欢乐,时而又是某种恐怖的象征,因为在小丑的面具背后,他的真实情感便被悄然的隐去了。人们往往对那些自己无法掌控的东西而产生恐惧。所以,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事情。

回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中,他在一开始就这么写到“这位‘地主’(县里的人都这样称呼他,虽然他一辈子几乎都没在自己的田庄里住过)脾气非常古怪,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又会经常遇到这种人,他的典型特点就是品德低下、行为败坏,并且冥顽不灵。但是生活中却偏偏这种人非常的精通理财,尽管除此之外,他一无所长。”以上内容算是对典型人物的普遍性描述,而对于费多尔,还有一段个性化的描述“他一开始也几乎是一无所有,只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地主,天天死皮赖脸地到处混饭吃,到别人家里充当食客,但就是这种人临死的时候竟已有了高达十万卢布的巨款。但是回首他的一生,他的一辈子都过得非常地冥顽不灵,这在我们县里也是出了名的。我要重申一遍:他并不愚蠢,像他这类冥顽不灵的人都相当的聪明和狡猾——可他就是顽固,我们可以把这看成一种独特的国粹。”

我们可以这么看到这段文字,首先,扣除翻译上的问题,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词“冥顽不灵”,这个词在中文中,最早出于韩愈的《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不这样做的话,就是这鳄鱼愚钝无知、顽固不化,刺史大人虽然下了命令,它也不听不晓得。)显然,在翻译的时候,译者是参考了这个词的意思。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本意还不是像译者那样,而是更接近一种“顽固”,那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顽固呢?

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这一辈子都喜欢装腔作势,虽然有时候根本没有做这个的必要,甚至会损害他自己的利益,他也会突发奇想地在人们眼前扮演某种稀奇古怪的角色。”这段话几乎成了这本书里费多尔出场的最好总结。而这里提到的“装腔作势”和“稀奇古怪”正是对“冥顽不灵”的一种注解。

片段一:“最后,他又重新回到了我们这个小县城,这不过是阿辽沙来这之前两三年的事。原来认识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那些老熟人发现他现在老了很多,但是按他的年龄他本还不该这么老。至于他的言行举止,非但没有比以前变得高尚些,反而更加赖皮无耻了。比如说,这个原本担任小丑角色的人现在居然成了一种非常无耻的需要——让别人也装扮成小丑。”

按:这段话基本上可以算是对费多尔行为的一个注解,小丑,或者让别人也扮演小丑,这是在众人看为“无耻”的`行为。

片段二:“您说的太对了,是的,我确实不是国王。但是我要告诉您,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这个我自己也清楚,这是真的!不好意思,您看,我向来是说话不看场合,而且还说不到点子上!我敬爱的圣者!”他突然一下子变得激昂慷慨起来。“您看吧,现在站在您面前的,正是一个的的确确的小丑!我总是这样介绍我自己。唉,这是我的老习惯了!并且,我有的时候喜欢不合时宜地张嘴乱说一通,有时甚至是故意的,就是想惹大家发笑,使大家开心一下。就应该讨人喜欢,这难道不对吗?”

按:这段话则是费多尔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解释。要看一个人的行为,看他如何自我解释,这种解释往往是这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我催眠,而这种催眠的方式,正是使得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的过程。

片段三:“您知道吗,您刚刚这一句话恰恰击中了要害,确实是触到了我的痛处。我以前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就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总是感觉谁都没有自己卑鄙,大家都把我看成小丑一样,所以我就想:‘既然如此,那我就真的扮演成为一个小丑的角色,反正我根本不在乎你们说三道四,你们怎么说我都无所谓,因为你们一个个的全都比我更卑鄙!’这样,我就成了名闻远近的小丑。我因为自惭形秽而成了小丑,神圣的长老,完全是出于自惭形秽,我之所以这样胡闹也是因为我生性比较敏感多疑。如果说,我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大家都确实把我当做一个非常可爱、非常明智的人,您相信吗,那我一定会想方设法成为一个的确非常善良的人!敬爱的神甫!”说到这里,他突然一下子跪到了地上,“我究竟怎么才能得到永生!”

事实上,直到现在这个时候,大家仍然很难断定:他究竟还是在开玩笑,搞闹剧呢,还是真的深受感动了?

长老抬起头,望着他,微笑着对他说:“您应该早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您是十分聪明的,不要探究,不要信口雌黄,不要沉迷女色,特别是不要贪图财产,尽可能地关闭您开的那些酒馆,如果一时还不能全部关闭它们,那也至少得关闭两三家。然而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千万别撒谎。”

这段文字主要让人联想起四福音书中的一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个犹太的少年官员问耶稣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回答“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又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最后这个少年官员变颜变色就忧忧愁愁的跑走了。几乎可以看到一种完全的对比,而在这个对比之中,使得费多尔的形象更加丰满。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1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