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大全 >

哲学与自然之境读后感

若水分享 0

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哲学与自然之境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哲学与自然之境读后感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哲学系主任米歇尔·威廉姆斯作为一个资深的知识论学者,他常年与怀疑论作战。除此之外,他还要想方设法为“认识论”提供建设的合法性之辩护。威廉姆斯作为知识论的捍卫者,不免与罗蒂的观点相左。然而二者长久以来就是好朋友,有互相批评当然也激荡起学术界对元认识论的关注。在华文世界黄勇教授是研究罗蒂的一号专家,而在美国威廉姆斯则是当之无愧的罗蒂专家,他对罗蒂的观点了如指掌,在Sosa所编的Blackwell出版的认识论指南中,二者都被共同写进“认识论之死”的条目中,可见二者立场之一斑。

罗蒂的《哲学与自然之境》对“以认识论为中心”的大写哲学进行了大肆的破坏。尤其对洛克“混淆说明和证成”以及康德“混淆主谓关系与综合”,作为其攻击传统经验主义基础论的着力点。接着还批判了认识论可能的后继者经验心理学等,最后以解释学与教化哲学作为未来哲学的出路和希望。

30年来,罗蒂的这本书持续得到来自分析哲学界以及整个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它曾被英国一家杂志誉为20世纪最“失败”的作品之一,可见其思想影响之巨大。坏孩子罗蒂从来都不走寻常路,在此书中大肆攻击传统哲学,他要继承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以及杜威的哲学精神,将哲学从学院派手里解放出来,让它成为对公共生活“有用”的真学问。正如,罗蒂在答复McDowell时曾说道:“将崇高留给艺术,而让哲学变得有用”。

斯人已经仙逝,但批判的精神长存人间。罗蒂作为影响中国学界比较长远的哲学家,几十年来不断地被误读,被忽略,被扭曲。我自认是懂他的心的。他去世后,我也非常难过。倘若没有罗蒂把哲学写得那么有趣,我恐怕也不会坚持走着条路了。

哲学与自然之境读后感2

哲学并非一门学科,最初只是用来称“智慧”。也就是说,研究哲学,实际上是为了获得智慧。所以牛顿也称他自己的研究为“自然哲学”,意思是关于自然的智慧。显然,与之对应的就是人的哲学,或叫社会哲学。关于自然的哲学分化为许多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关于人的哲学也纷繁复杂,就像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心理学、脑科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逻辑学、美学、神学或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等。这样看来,整个世界只有一种学问,就是“科学”。古代人研究哲学,是因为他们没有科学。如罗素所说,当一个领域发展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研究标准,就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独立成为一门科学。

罗蒂说,实际上到十九世纪人们才把哲学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把它看作是用来指导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哲学这个时候的核心是“认识论”,即用来辨别和判定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就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用于提供一个可靠的、一切知识的起点。最初,科学只是研究自然现象。而哲学,却在怀疑,自然现象是否存在,我们有没有能力了解外在世界,甚至,我们自己是否存在或如何存在。但是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哲学”所能回答的,这是因为,所谓的哲学研究,尤其是历史上前科学时代的哲学研究,往往是依靠研究者个人的聪慧和机敏,基于一些不可靠的根据,作出的一些推想。就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根据古希腊神话来推论人的本质。

这个问题依然需要科学来回答,比如脑科学和逻辑学。从我们现在所知,宇宙有一个大爆炸,在随后的过程中在某个点上进化出了生命,然后几十万年前又进化出了智人,就是我们。我们进化出了一个Gell-Mann所谓的IGUS系统,就是我们的大脑智能,用于处理信息,指引我们生存和繁衍。所以这个世界是实在的,没有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也不是伯克利的整个世界是主观想象出来的或黑格尔的整个世界是一种客观精神。关于世界的“本体论”,已经不需要哲学来回答;回看人类的思想和知识历史,如罗韦利在《现实不似你所见》中所说,宇宙的本源不是古代人所能想象的,他们怎么可能想到组成世界的粒子也可能只是能量场的震动,或者电子的三种特性—自旋、电荷和旋转—一分为三,变成自旋子、轨道子和空穴子。

实际上,我们是依靠数字、符号、公式,才能将我们的认知延伸出我们所在的奎因称之为中等大小的、地球上这三维空间之中。如维尔切克在《存在之轻》之中所说,更小的维度如粒子,更大的维度如宇宙空间,都超出了我们视野所能及。但是,我们却能构造出符号公式,让公式告诉我们这些在我们经验之外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我们还能造出机械设备,让这些社会作为我们感官的延伸,进入这些世界之中给我们以经验。相比之下,所谓的哲学,常常是依靠我们日常的感官,依靠直觉、感受,依靠我们有限的“理性”能力,根据日常经验,来作出各种推断。哲学难免就像“民科”,而哲学史难免就是车祸史;当然,所有这些研究上的努力都值得尊敬,所有波普尔所谓的深刻的错误都值得赞扬。

当然,现在我们就可以重新回答许多哲学上的疑难。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是全部知识学可靠的基础。虽然比费希特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高明到不知哪里去了,但是很遗憾,笛卡尔的这个结论依然是错误的。罗蒂说,我的存在、我的感觉都是不可怀疑的,因为确定存在;但是,外界的事物是否存在,这个却是存疑,因为没有证据。我思考所以我存在,我不存在我也就不可能思考,难道这还是假的吗?不考虑存在其他的世界,至少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笛卡尔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是,从这里推断不出任何结论。现在,我存在了,不错。但是,我是如何存在的?不知道。我在,我思考,那么,问题是,我是如何思考的?这个也不知道。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接下来还能得出什么?什么也得不出。无法确定我的“思考”、“感受”是可靠的。其实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说,存在一个物理实在的宇宙,我们是进化过程的一个自然产物。我们的智能,用于表征外在世界,并根据外在的状况,作出对应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就是自然之镜;但是,又不完全是一面镜子,一则有能力上的缺陷,我们有时候得到的是谬误,二是它实际上更是个信息处理器,如平克在《心智探奇》中所说,用于计算进化利益,而不是获得真理。我很想听听罗蒂或其他人的反对意见。正如Mercier和Sperber在《理性之谜》中所说,我们的理性单独探索很难获得完善的答案,跟她人辩论是更好的办法。不过我并不认识罗蒂。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外在有一个世界,我们的知识全部要和这个世界对应。并非是说,我们是单纯的描述这个世界。宇宙自身,只是一个“实例”。宇宙虽然是这个样子,但是宇宙也可以是别的样子。就像你现在长这样,但是逻辑上你还可以长成别的样子。王小波写道:

“对于眼前这座灰蒙蒙的城市,我的看法是:我既可以生活在这里,也可以生活在别处;可以生活在眼前这座水泥城里,走在水泥的大道上,呼吸着尘雾;也可以生活在一座石头城市里,走在一条龟背似的石头大街上,呼吸着路边的紫丁香。在我眼前的,既可以是这层白内障似的、磨砂灯泡似的空气,也可以是黑色透明的、像鬼火一样流动着的空气。人可以迈开腿走路,也可以乘风而去。”

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普特南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中所反对的符合论。当然,并非是符合这个实物世界,而是符合这个世界的逻辑。

就我们的智能来说,能够触摸到这个世界的真实,因此对“实在”有一种直觉上的理解。但是,还有一种东西让我们困惑,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心灵”。于是,由此发展出一种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一种物理存在,还有一种非物理存在。这是一种误解。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就指出,经典唯物主义过于狭隘,只是把物质和运动看作是实在,但是却忽略了“关系”。可以看到,就连“运动”和“关系”实际上也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对象,只不过我们能够理解它们和物体的联系,比如一辆飞驰的汽车就和发动机、汽油、车轮、机械构造相关。但是,像“意识”或“心灵”,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大卫·查默斯《有意识的心灵》和McGinn在《神秘的火焰》都觉得,打开大脑,看到一堆神经细胞,在神经细胞上看不到任何和意识相关的东西,所以显得特别神秘。彭罗斯提出,可能是神经细胞上的量子效应带来了意识,在我看来,这些人采用的是一种被布留尔等人称作原始思维的巫术式思路。

我忘记最近在那本书读到,作者说,如果存在上帝,那么她一定是个程序员。意思是说,整个宇宙从上到下都是按照某种规则进行,而像生命这样的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算法。普特南说,我们从原子上无法说出为什么一把钥匙打不开一把锁。罗蒂称之为本体论的分裂,实际上就是层次的问题,在不同的层级上,存在不同的规则。多伊奇在《真实世界的脉络》中说,原子组合成分子,分子层面上的相互作用,就从物理学进入化学的范畴;而分子构成更大的结构如细胞或细胞群,于是出现了生命体,又进入了生物学的领域。没有什么本体论的问题,就像积木一样,基本的单元组合起来,构成更大的对象,在新层级上“涌现”出新现象,就像霍兰德在《涌现》和《隐秩序》中所解释的那样。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堆金属材料、电子元件,组合出各种智能机器,AlphaGo在下围棋上已经是碾压人类智商的存在。也就是说,通过“设计”,某种精巧的组合,能够涌现出一些惊人的“功能性现象”。人类的智能,或说“心灵”,就是这样来的。无须再谈论什么物质实在还是精神实在,一元论还是二元论。这个问题可以淘汰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罗蒂提出了另一个版本的“僵尸”论。丹尼特在《意识的解释》中提出一种僵尸,外表看起来和我们一样,但是内在没有主观感受和思想。罗蒂提出的这种the Antipodeans物种,和我们看起来一样,但是我们说感受的地方,比如“疼”、“开心”、“沮丧”,她们都用一种神经描述,比如“我的G14神经回路受到刺激”,“我的快乐中枢的神经细胞在猛烈放电”,“我的大脑处于一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递质处于较低水平的一种精神状态”。罗蒂说,我们的哲学家会怀疑她们没有“心灵”,因为没有感受。罗蒂问,那么她们和我们的区别在哪里呢?丹尼特的僵尸,罗蒂的the Antipodeans物种,和我们外在表现一样,说明能够实现的功能一样。差别在哪里呢?很简单,不同的编程,实现了相同的功能,如果僵尸的编程和the Antipodeans的编程能实现的话。也就是说,人类的智能代码,设计了“感受”模块,罗蒂的物种没有“感受”模块,丹尼特的僵尸甚至没有“主观”模块。不管怎样,所有这些用来说明某些哲学问题的设想,实际上都和人工智能“设计”更为相关。

哲学与自然之境读后感3

第4节 “‘观念’的观念”

在本节中,罗蒂试图阐明以下问题:

(1)蒯因对分析性和必然真理的批评破坏了认识论所声称具有的非经验(康德式先验)的地位,但结果引发了“观念的观念”的本体论问题。

(2)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布伦塔诺意向表达式不可还原论点与之类似)和指称的不可解性通过确立整体论破坏了认识论中的基础论,但同时将认识论自然主义化,纳入心理学、科学门户之下。

(3)戴维森同域性和异域性语汇的区分进一步瓦解了传统认识论中的意向性语汇,同时揭示出蒯因理论的不彻底性,但戴维森将心理与物理异域语汇联合的方式也让自身陷入含混。

关于(1):重构经验论、集合的本体论性质、假定与事实的区分

应当指出,本节的内容并非以上要点概括的那样层次分明,(1)与(2)的内容交织在一起,甚至可以包含在(2)的论述中。

首先我们需要像罗蒂擅长的那样,梳理一些哲学史的脉络。众所周知,大卫·休谟认为真理分为观念之间的逻辑真理和事实之间的经验真理,也就是后来分析真理和综合真理的区分。今天看来,在认识论中仍然坚持这种真理观无异于固执的形而上学教条,但颇有点保守的蒯因却有重构经验论的想法。数学真理是最接近逻辑真理的一种形式,蒯因认为如果能用逻辑术语定义数学真理,那么数学真理就是最清晰、明确的逻辑。但随后蒯因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案并不能成功,因为数学概念无法还原到逻辑本身,最终只能还原到集合论。在《自然化认识论》中他说道:“由于哥德尔的工作我们知道,即使我们放弃自明性要求,也没有任何一个一致的公理系统能够涵盖数学。”其后蒯因转向另外一种真理的形式。休谟就曾经做出过“根据与感觉经验的直接联系的东西去定义关于物理实体的句子”的努力,但作为经典经验论者的休谟自然无法跨越“knowing that……”和“knowing of……”之间的鸿沟,因为对休谟来说,物体就等同于一束束的感觉印象。蒯因则将关注的中心由对象转移到命题,也就是说,这一方案的成功在于证明关于物理的命题来源于或可还原于关于感觉经验的命题。但是如果这样做,还是需要集合论。因为感觉经验命题与物理经验命题的对译,要么考察为整体被给予的句子的语境,承认句子是意义的承载者;要么求助于集合论。

观念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最终都需要集合论,蒯因也认识到“求助于集合论是一个剧烈的本体论动作”。但他并没有因此停留在休谟的水平。他认为,即便如此仍然可以对感觉材料语言进行理性重构,从而澄清科学的感觉证据。也就是说,认识论的工作就是科学的工作,以此将哲学概念合法化。

但在罗蒂看来,蒯因的工作一方面破坏了非经验观念的认识论地位,一方面他对本体论的同情也让人误解。对后者来说,因为意向性的概念如“信念”、“欲望”等,既无法还原为逻辑术语,也没有相应的行为主义对应物,所以在认识论中可有可无。他还提供了一种方便性真理和符合性真理的区分,有些真理不是事实的真理,“信念”之类的真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真理,他们不是真的“关于世界”的。罗蒂说,概念和意义如果不被当作真理的源泉,只是为行为提供某种解释,并没有什么害处。蒯因的区分明显带有传统经验论色彩,既然他反对分析与综合的区分,就要反对证实说和激进还原论,捍卫一种“没有教条的经验论”,那么“整体论”就是他的必然走向。这也正是罗蒂批评基础主义的有力武器。

同义性概念并不能挽救分析性概念。面对真理问题,蒯因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把注意力局限在孤立的个别陈述中,而是要注意思想的整个系统。只有逻辑原理和观察报告的规律之网才能给我们提供接受、修改或抛弃单个信念的理由。我们不得不引述蒯因的著名段落:“我们所谓的知识或信念的总体,从历史和地理最偶然的时间到原子物理学甚至纯数学和逻辑的最深刻规律,是一个人工的织造物,它只是沿着边缘同经验紧密接触。或者换一个比方,整个科学就像一个力场,它的边界条件是经验。”由此,蒯因抛弃了分析和综合的传统二元论观点,进而指出,“分析的”是一个意义同一性问题,而目前看来,“分析”无法求助于意义证实理论,因为这是一个真理问题。分析与综合的区别之所以错误在于任何命题和陈述都可以被修改和抛弃。没有可以免于修正的分析陈述,因为它总是在一个既定的陈述的总体网络之中。

对分析和综合的拒斥使蒯因走向整体论,整体论又要求一种不断修正分析性陈述的语境主义,而对本体论的诉求,特别是形式逻辑的先天自我完善性使蒯因在实证主义和牛津学派之间艰难摇摆。罗蒂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语境论是一种证成理论,只有一个命题符合某认知共同体的标准时,它才能被接受是正确的,而且作为语境论中的某些基本信念,又有暧昧的基础论味道。因此,罗蒂想绕过这个圆圈,他认为即使不使用蒯因的这套理论方法,也能达到破坏基础论,转变或消解认识论的目的。

关于(2):基础论、转译不确定性、反意向性

罗蒂抓住蒯因将认识论心理学化和本体论问题上的犹疑态度,指出其在认识论问题和本体论问题上的掺混。

在此之前有必要先阐述蒯因的反意向性理论和转译不确定性理论。确定性问题与蒯因的“博物馆神话”的比喻有关。按此观点,语言给“意义”提供标签,作为精神实体的意义,其标签是可以替换的,标签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到所指称的对象,像博物馆陈列的展品。按照“博物馆神话”,语言的词和句子有其“确定”的意义,但对土人来说,发现其意义不得不持一种行为主义的观点,观察其行为;而对于自然主义者来说,相互对译的两种表达式(更换的标签)是否相同的问题既不是已知的,也不是未知的(对整体论者来说也是一样)。那样的句子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无意义的,意义是我们赋予的。译者根据语言和信念之网的整个运动背景把Gavagai翻译成兔子或兔子的成长阶段是根据语境合理强加给自己的一个翻译准则。因此对持自然主义和行为主义语言观的蒯因来说,抛弃“博物馆神话”也就是抛弃了确定性概念。在《本体论的相对性及其他论文》中,他指出:“有意义的不是说一种理论的对象绝对来说是什么,而是说一种关于对象的理论在另一种理论中怎样可以加以解释或重新解释。”按照这种不确定性观点,对翻译者来说并不存在一个可完全对译和权威的理解世界的方式,而多种多样的理解方式都是可以得到辩护的,或者说翻译只能辩护。

显然这是罗蒂愿意看到的结果。整体论和不确定性理论将基础论打入冷宫,但罗蒂认为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论断并不与科学和实践的需要相联系。罗蒂说,由于翻译的不确定性导致意义本身不具有坚实性,与意义相对比指称则更坚实,他引用蒯因的话说:“指称、外延一直是稳固的东西;意义、内涵是不稳固的东西。不过现在我们面对翻译的不确定性(此处指弱的翻译不确定性或指称的不可测知性)同等地贯穿于外延和内涵。”指称的相对坚实性依赖于物理学(或最终被还原为)的确定性,再次回到了起点。如此看来指称的不可测知除了作为一种哲学概念之外并未带来其他结论。

同时蒯因认为认识论将会被纳入到科学的门户之下,理性的重构对澄清和明确理论问题还是有益的。对科学家来说,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寻求一个能够作为“最终范畴”的最简单和明细的标准符号系统。正是因为如此含混和模糊的精神科学概念从一开始就得不到辩护。根本上说,我们可以用生理学术语并最终用基本的物理学术语来阐述精神状态和事件,只有这种可能性确保了我们关于“观念”和“信念”的谈论。蒯因进而认为,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同分析性概念是类似的,就是说既然没有分析和综合的区分,也就不存在意向性和非意向性概念的区分。概念和理论陈述之间更重要的是辩护。

关于(3):认识论的心理学化、同域性语汇和异域性语汇、认识论行为主义的“玩世不恭”立场

罗蒂将反认识论的全部力量集中在抛弃基础论上,他同意蒯因赞成整体论而反对基础论的立场;同意指称概念是一种我们没有它也行得通的概念,对本体论来说也是一样的观点;对由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得出的理论辩护优于必然真理也无异议,但他认为辩护显然更倾向于实践领域,转译的规范性在实践上没有认识论含义。罗蒂也不看好蒯因将认识论转变成心理学的尝试,对哲学语汇由科学语汇来代替而不是由文学或艺术等部门来完成也颇有微词。他援引了戴维森的观点巩固自己的主张。

戴维森的处理方法是:通过增加附带条件改进概括本身,区分同域性语汇和异域性语汇。如果有精确的法则将一种概括转换成另一种语汇,那么这便是大多数知识所属的异域性语汇。语汇的选择并不像哲学家声张的那样后果严重。使用某一套语汇只是场合的需要,卡尔纳普所言的追溯到基本粒子可追溯到一切存在物的观点和蒯因不描述意向性的空洞词汇的观点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罗蒂说,对待这类修辞学问题只能从实用和审美的角度看待,蒯因倔强地坚持符号逻辑的本体论意蕴导致了他的“意向性”和“观念的观念”。

最后他总结道:既然传统认识论问题不过是视觉隐喻影响下的诸多混淆,那么本体论也就没有应与完成的哲学观点,区别所谓的科学和非科学更无必要。对话是比对抗更好的方式。

哲学与自然之境读后感4

第5节认识论的行为主义、心理行为主义和语言

本节罗蒂的主要观点是:

(1)抛弃笛卡尔以来形成的认识论概念,认识论问题作为探索意识领域内真理标准的特殊学科便不复存在了。

(2)我们的研究方向应该从诸内部表象转向证明社会环境,具体来说:

A:反抗心理学哲学中的逻辑行为主义,反对内部表象和心身问题。

B:观念是私人的,而语言是公共。从语义学出发摆脱认识论。

(3) 笛卡尔传统的作为自然之境的心灵已不再是寻求真理的标准和方法,我们需要新的构建,其目的是评判各类主张使其各归各位。

(1)罗蒂的方法:汲取哲学史上的每一个传统哲学思潮,拒绝描述和考据,而是将这些思想编织进自己的原创性视野中。

(2)罗蒂的目标:沟通(对话)才是目标,而真理不是,保持沟通已经成为某种形式的道德义务。哲学最好被看成一种写作风格。

(3)罗蒂在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立场,简单化的看待传统知识问题对文化本身并不见得有什么积极作用,看上去更像某种伪装了的虚无主义。既然我们要持一种整体论的立场,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认识论在哲学史中的发生不仅仅牵涉到对知识基础的寻求,而且包含人类对终极关怀的诉求。如果我们将对知识的讨论从笛卡尔式的沉思拉回到世俗化的实践领域,就像做了一杯可口可乐加葡萄酒的饮料,因为西方人用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得到将糖分从葡萄酒中提取出来的技术;哲学家用一千多年时间的争论才将ego从世俗领域抽象为沉思的主体自我,实用化无异于葡萄酒加糖饮用。但就罗蒂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说,强调实践领域的对话也是很有道理的。一方面我们面对怀疑论者、面对康德式存在不可认知物自体的不可知论者;一方面又要探讨信念本身的私人性,社群间的对话似乎更能解决或缓解眼前的诸多现实问题。但笔者很怀疑知识和人类的进步是不是一直由这种玩世不恭的实用主义态度推动?

哲学与自然之境读后感5

近日,品读了公司发的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的作品《京瓷哲学》。读书时刻,心里犹如春风拂过,清水潺潺,对灵魂是一次潜心的修炼、对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对未来是一次美好的冀望!

《京瓷哲学》带给我的收获是这样——

积极的心态是实现非凡人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驰骋于浩瀚的天际,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头;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的阴霾里,畏缩在狭隘的角落。随着阅读的深入,胸襟开阔了,心态也变得阳光了,凡是总往好的方面想,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每日的朝阳。

“思维方式”是我们人生坐标的选择,是正是负还是零,将决定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和最后的结局,思路决定出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我们要明白未来是由每一个今天组成。没有灿烂的今天,就没有光华的明日,没有今天的点滴累积,哪有未来丰硕的收获?有句歌词如是唱到:“现在才是关键,最重要就在眼前。”所以在工作中,事先我都做好计划与安排,竭力完成当日的工作,今日事今日毕,当天事决不留到明天,当想到一个好“点子”时就立即行动,并用阳光的心态努力将一件件事情办好,完成得漂亮。

“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点燃激情的火把。”要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能够自我燃烧激情,成事者皆能自我“燃烧”,并能把热量传递给周围的人。这样的人往往能率先行动,用积极的思想和行为为别人树立起榜样,时刻彰显着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许我现在还不完全是一个能“自燃”的人,但是当我能“自燃”时,我便充分地点燃激情,表露善意,发挥能力;当我不能“自燃”时我便靠近能“自燃”的人,嫁接火种,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褪祛浮华,回归理性,让激情燃烧,用理性护航,用努力去浇灌幸福的花朵,积极健康地生活、工作,让天天快乐,分秒精彩,我们将活出灿烂的未来!

哲学与自然之境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读书心得通用10篇

阅读《苏菲的世界》体会5篇

沉思录小说读后感

瓦尔登湖读后感笔记

名著孟子读后感10篇

曾国藩传读后感600字

苏东坡传读后感600字范文

艾青诗选中学生读后感600字

昆虫记读后感五百字范文

《培根随笔》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12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