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大全 >

中国古代史读后感

若水分享 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之一,有近5000年的历史,其古代史也是非常丰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史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史读后感1

新朝末期全国一片混乱,反莽起义无处不在。公元17年,以铜马、绿林、赤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在全国爆发。起义过程中,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和豪强列霸,也乘机聚兵起事,攻城掠地,大闹天下,全国又处于一片互相残杀的混乱之中。

国破家亡,各民族之间互相残杀。处在这种灾难之中的人民,他们日夜思念曾给他们带来幸福的高祖刘邦的西汉王朝。就在这时,南阳大地主刘演、刘秀兄弟打出“复高祖之业”的旗帜,组织了一支七八千人的春陵军举兵反莽。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秀自幼丧父,孤儿寡母在叔叔刘良的照顾下生活,直到他长大。年轻时的刘秀,身材高大,一表人才。他为人讲究诚信,处世谨慎,性情温和善良。他在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的基础上,依靠地主阶级的“功臣”、“良将”们,抗击群雄。

各地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起义军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以此统一号令,顺应人心。他们认为刘玄懦弱,容易左右,因而于公元23年在宛城南面的洧水拥立刘玄为皇帝。刘玄是春陵侯刘仁的曾孙,在平林军中,号称更始将军。刘玄当皇帝后,改元为更始元年,并封了一大批官,封刘演为大司徒,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南阳一带的起义军严重威胁着王莽,王莽很快集结了43万人马,号称百万,命司空王邑与司徒王寻讨伐起义军。公元17年6月,王莽军队首先与刘秀相遇,刘秀的将领见敌多势盛,不敢作战,都跑回昆阳(今河南叶县)城中。

中国古代史读后感2

授以鱼,不如授以渔。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泱泱微观。古代所积存的史书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再加上当时技术不发达导致信息共享困难,使治史者特别是初学者彷徨苦闷,常有事倍功半之效。本书的主要功能本人认为即是打开史学宝藏的一把钥匙,让我们可以一览史学史料的梗概。本人治学刚进三个年头,三年来导师的耳提面命使我受益匪浅。而此书的贡献不可忽视。

本人治学明清史,以明史为主,只能对书中明清部分做一个体会介绍。首先我们知道明清时期时空观念相对较近,史料史书的保存更是其它时代所不及,特别是内阁大库的档案资料历经流离更是珍品,此书把档案史料列为专题使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史料治学。

书中基本史料更是详细有加,读者不妨细细研读,我们会发现很多有用的史料。治史者往往不注意国外研究状况,这是不好的,清史史料列为一个专题提示我们要注意中西结合,洋为中用还是要坚持的,“天朝上国”观念坑害我们很深了,要引以为戒,接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们要坚持“走出去”战略。综而化之,化而总之,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要有方法辅助,历史概莫能外,我想本书早年是此领域的开拓者,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可谓之尽善尽美,愿于同仁共勉。

中国古代史读后感3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文章。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起首,作者由中国历史的发源地来推展引领全文,而非一向认定的以年代来划分,让人了解围绕着地理发生的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演化,更能产生具体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着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着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着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着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着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之外,黄仁宇先生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中国古代史读后感4

一、对历史学学习的看法

1、注重基础性。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基础学科,中国古代史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了解甚至熟悉的基础性知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真理,我们应该重视中华民族的历史。袁老师在课堂上曾提起过台湾新党谢启大女士对大陆学生鲜有通读四书五经的担忧,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学习历史的人的重视,说的严重一点,应该引起全民族的重视。同时作为一门人文基础学科,历史学又非常需要和重视基础知识的牢固性。以学习秦汉史为例,我们最起码认真通读前四史几遍,才能为本学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我们也需要通读《论语》、《孟子》、《战国策》、《山海经》等经典历史典籍,只有打好基础,历史学习和探索的路才能更宽。推而广之,我们还应加强对马列经典著作及其他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著作的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正确的认识法和方法论,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学科间的交叉。

2、注重交叉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学科间的交叉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趋势日益明显。以袁老师人口史专著《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为例,老师不但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历史人口发展和变迁,而且从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又使用了概率统计学等数学知识.这样不仅拓宽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而且使论证问题更加有力。这本书的学科交叉性反映了当今历史学对于学科交叉的重视。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过程中,不妨尝试一下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探索。以本人为例,我本科阶段就读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很希望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管理学的交叉的角度进行学习。

3、注重实用性。历史是悠远的,历史学是厚重的,但历史学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历史学的学习和探索不应是空中楼阁,而应该是有资与当世的经验与教训。读《史记.陈涉世家》让我们更生动的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的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取得各项事业的胜利。读《论语》让我们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应该重视信用的重要性,而书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时至今日仍应大力提倡和推广。社会学老师张明锁教授曾指导我们进行救助流浪儿童的实习和探讨,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些知识,想就河南省救助流浪儿童的历史进行梳理,以探求对我们现在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有益的经验。

4、注重规律性。尽管有学者否定历史规律性,但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性事实,而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利于我们更科学的看待和分析历史,以资于当世。比如在人口发展方面,一些学者片面的支持人口有限论或人口无限论,但如果能认识到‘‘人口发展主要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规律,我们就知道人口增长不是任意或混乱的,而是随生产方式的发展呈台阶式增长。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盲目的机 械的看待历史事实,而要努力观察和把握历史规律,以更科学的进行历史探讨。

二、对论文写作的看法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常建议我们根据自己学习和爱好等情况选择自己的论文题目。我现在主要有两个论文题目《明清民国河南四大名镇兴衰及思考》、《两汉三国颖川人才考》。

在课外阅读时,我了解到了明清民国时期河南省四大名镇朱仙镇、道口镇、周口镇、社旗镇的兴衰情况,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愿意尝试这方面的探讨。另外,我感觉分析明清民国河南四大名镇兴衰很有现实意义,除去客观原因外,四镇的衰落有着相似的并值得我们思考的原因:1.四镇仅仅依靠水运,交通方式单一,未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当失去水运条件后,只能失去交通枢纽地位。相比较,南方重镇在依靠水运交通的同时,大力发展陆路交通,得以长期保持交通枢纽地位,继而保持城镇长盛不衰。2、四镇仅仅依靠物资转运,经济模式单一,未发展商品加工业,经济结构性缺失。这样不但使经济发展缺少后劲,而且导致四镇在失去水运条件后迅速衰落。3.四镇仅仅坐等各地物资来此转运,商业模式单一,商贾们鲜有利用便利水运到各地购买转卖货物谋利4.四镇仅仅依靠本镇发展,发展意识单一,未加强与周边大城市交通、经济文化往来,小农意识浓厚,缺少城市发展意识。分析历史上市镇兴衰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市镇建设、发展规划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于《明清民国河南四大名镇兴衰及思考》,我已经写下三千字的文章,基本搭建了主体框架,今后要多搜集材料,争取写好文章。

两汉三国时期,颖川人才在国家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准备尝试梳理这些历史事实,并寻找其中规律性原因和影响。袁延胜老师建议我先从先秦时期郑、韩、魏的社会渊源写起,分析两汉三国颖川多出人才的政治、文化、风俗、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并注意两汉社会思想变化和世家大族的影响。这些建议让我收获颇多。在初步收集资料后,就准备写作本篇文章。

另外,我对于中国本土社会学思想与实践历史很感兴趣,准备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社会公平、福利、和谐的思想,并探索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学实践,比如历史上对幼儿老人的救助与福利、河南妇女社会工作实践等等。袁老师曾介绍一些人口史论题,我对其中的人口结构、职业兴衰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并对现在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引导职业变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除此之外,从家庭结构(核心型、主干型、复合型)的角度分析历史上的人口政策与户口状况,将使一些人口问题变得较为清晰。比如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主干型和复合型家庭能更好的组织生产生活,但因为宋代主干型和复合型家庭徭役负担较重,迫使这些家庭分开为核心型家庭甚至是单人为一户,这样不同时期家庭结构变化客观反映了当时的赋役等政治社会政策。

最后谈一下观摩研三同学论文答辩的感受。研三师兄师姐们在收集资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对资料分类别使用以论证问题,这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们在分析利用资料上略显不足,没有就所查找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文章略有罗列材料之嫌,这个教训很值得我们吸取。一些文章中出现了引文、注释不规范的情况,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学习时,不仅仅要学习历史学知识,对于文章格式等细节也应重视起来。

中国古代史读后感5

普通人读历史,目的大概有三种,一种是证明了自己博学,一种是追溯上古的八卦,一种是想弄明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太多的史料堆积,也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那么,看这本书的人,大致应该是第三种目的了。在没有教历史之前自己只是以第二种人的身份去看历史书,甚至直接看电视剧。但是从开始教历史这个学科之后才发现光看这些书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很难对一个历史问题提出深层次的理解,这也就导致课堂的深度不够,因此我选择了《中国大历史》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常在一个段落上徘徊许久,不知其意,然而慢慢读下来,便明晓原来如此这般。有的人说他是马后炮,事后诸葛亮,但是这种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历史的视角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尝试呢。

首先说一下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的整体感受吧:最近愈发的觉得能够看淡中国历史上那些屈辱的时刻,感觉都是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这和之前懵懂的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一样)感觉他给我根植了一个观念,我们并不是什么天朝,之所以中华文明能流传这么久与我们所生长的土地,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封建制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比方说有很大一部分人说自己小学的时候学习特别好,或者初中的时候学习特好,或者高中的时候学习特好等等之类。我发现这样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的内心其实觉得自己学习还是好的,只是不认真学习了,如果一旦认真起来,还是学习好的不行。这样的人还有另一个共性,就是现在的他们以及未来的他们学习也不会变的跟以前一样好了。而我现在自己就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不是曾经有一个唐朝,就永远都有那个时代的繁荣,更不是努努力还能比那个时候更好。有的时候,我觉得得承认一个事情,我们其实本来就不怎么样,偶尔表现得好了一点儿就幻想金榜题名非我莫数了,这是非常不成熟的。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收获的最大的道理。当然这样说不是为了给自己不够努力找借口,我只是想给自己放松压力,不让身体承受很大的压力,努力向前看。

接下来想结合书中的几个小观点谈下自己的感受。

1.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分析。我学历史的时候只知道秦始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认为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我并没有想过与我们同时期的欧洲确从未实现过统一,为什么中国就必须要实现统一呢?本书从土壤、风向和雨量进行了具体数据的分析得出:黄河几乎每年都有水灾,而为了治理水灾仅凭几个割据国家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这就需要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来统一协调治理水灾。另外,从农业与游牧的角度分析,也可看出长城的部分路段与15英寸等雨线基本一致。而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攻击也十分需要中央集权。在读了这一章的介绍后,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实现统一真的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

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其实就是许多农业家庭组成的一个大群体,每当一个新朝代建立都会进行重分土地,农民基本上都会分得能够维持自己生活的土地,这样他们就会踏踏实实的拥护自己的国君,直到地主豪强无休无止的兼并农民土地,而国君却拿不出更好的处理方案时,被生活所逼的农民便会揭竿而起,跟随一个贤明的主子推翻一个旧的朝代建立新政权,然后再继续分得土地,继续被兼并,继续反抗……就是这样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朝代,直到被资本主义所冲击。

3.1000年前赵宋的试验要能在这关头实现而有成果,财政上各种端倪必须全部用商业习惯管制……大多数民间事业从旁在侧的襄助,也须公司化,采取法人的地位才能对公众负责。统而言之,一切要能在数目上管理。……当王安石对神宗赵?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借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统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人物远。……中国政治统一的程度远超过国内的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使两者都受挫折。

这本书可谓是把大历史的“大”字阐释的很好,让我读完之后再看历史时的格局变大了,我想这就是我所想要的结果。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12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