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课外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若水分享 4360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课外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课外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课外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上个月有幸拜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直接将它列为我在2021年上半年最值得读得几本书之一。这是一本有关阿德勒心理学方面的书,正如标题一样,是一本给人勇气的书。它采用对话体的写作格式。我们正如书中的青年一般,20多岁的年纪,有一大堆困惑。书中的哲人用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一步步循循善诱,给人改变,做自己的勇气。全书的内容一共有五夜的探讨,一步一步由外入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启发,直面自己内心世界的勇气。第一夜是探讨过去,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很重要;第二夜是探讨烦恼的根源—人际关系;第三夜是理清人际关系,课题分离。第四夜是要有被讨厌的勇气,终点是共同体感觉。第五夜是活在当下,赋予自己人生意义。

我最喜欢书中第三夜里的一段话:“在人际关系上,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对认可的追求,才扼杀了自由。由于不想被任何人讨厌,才选择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换言之,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这本书与我而言,最大的感触是:我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面对别人的干涉,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这也是我在追逐自己人生中需要付出的代价。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涌流勇进,找寻属于自己对人生意义的定义。另一方面,也给我想要改变的勇气,不能因为害怕不被接受就停滞不前,坚定做那些自己原本就一直想做的事情,告别拖延,凡事都更坚定一些、自信乐观一些。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课外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

是值得时时翻阅的书。常读常新。

书中提到,我们无法改变,并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勇气。当一个人具备了被讨厌的勇气时,关系也更简单轻松了。

课题分离很重要。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可以避免我们被束缚或束缚别人的局面。而,如何界定课题是谁的呢?那就看这个课题需要谁负责?谁需要承担这个课题的后果。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还有一个反常规的点在于,过去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不能决定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的心念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我们是什么人。如何看待过去、创伤或什么,这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再避开自己的人生课题了。面对它们。

自我接纳而不要自我肯定,无需假想自己是多么优秀的人,不要自我欺骗,需要实事求是。这才是诚实地肯定自身的价值,但凡存在,就是价值。

对他人要当成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看成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这样才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也没有输赢之分,真正获得了自由。

以及,要发展、意识到共同体感觉,我们是世界、宇宙的一部分。当我们认可这一点,也会自然而然地贡献,这个贡献不一定要是看得见的,也可以是看不见的。在这种贡献中,我们会更能肯定自我的价值,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不要批评和表扬,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谁。很简单,批评和表扬都是一种评价体系,都带着上级对下级的不平等色彩。也会在无形中形成干涉。一个有赏罚心理的人,容易因为害怕被批评而变得胆怯怕事,不敢活出自己,也容易因为想要得到表扬而故意讨好,把自己的力量交到他人的手上。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鼓励。鼓励是这样的,是平等和自由的关系,是真诚地说谢谢,当他人帮助了我们时。鼓励也是对他人的帮助,必要的一种帮助,当他人需要时。

发现这本书是许多年前,真正读这本书是最近,很有缘,对应到我的许多“症状”,可以说解开了我的不少心结。书里还提到活着的意义,那就是不要盯着过去,也不要盯着未来,自己去赋予意义才是自由啊!

并且,请活在当下吧,当下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刹那,它不是一条线,更像是一个点,这才是我们可以把握住的。

读完之后,真心感觉到内在更勇敢了,也明白了在很多种情境下该如何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人生自助书。

感恩。

课外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3

读哲学类或传记类书籍目的,不是为了拔高思想境界,也不是为了复制他人成功,只是为了学习他人对事对人的态度,处事做事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后遇事有迹可循,可以更豁达从容。

烦恼大多源于人际关系,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是可以改变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生活中,我们大多不是关心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何更有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增加自信,但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就会变的轻松自在,不在两人关系中看自己的价值,不因得到某人的表扬而感到喜悦。想获得贡献感,可以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共同体中看自己,看在团队、部门或者公司中的价值,不要局限于两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与人之间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对别人的关心鼓励属于横向关系,尽量减少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的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课外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4

初看《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很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罗列很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意义。还好,最近在一次咨询中被推荐了这本书,认真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种观点也在脑子里混作一团,通过以下文字作简单的梳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情况,这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见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下面,我就分别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提出如何认识现在的“目的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上称为性格,广义上是世界观或人生观,但是我们了解到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责任选择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选择生活方式。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之所以不能改变是我们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是需要勇气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章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和努力工作;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种逃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着三大课题去实现。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使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们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这里主要介绍了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你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起因于队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念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何判定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阿德勒否定追求认可,“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包括“被讨厌的勇气”——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

第四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上一章的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就是积极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课题分离带来了良好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互相协调与合作的关系。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进一步阐释 “共同体感觉”,进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幸福就是“贡献感”。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闷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能够赋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贡献为引导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如果我改变了世界也会改变。

最后,读完此书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脉络一样生硬甚至不成逻辑,但是确实是思想上的一个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够拥有这份简单的幸福。

课外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5

以哲人和青年对谈的形式,围绕所谓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以及“我将去到哪里”展开对话。

读完这本书,我第1次知道三大哲学家,原来除了平常所知道的荣格与弗洛伊德,还有一个叫阿德勒的。

阿德勒心理学他更想表达的`是,只要你想,你随时随地都是可以改变的,不要被固有的过去的一些东西,局限了现在以及未来的你自己。

他和我们惯常的思考逻辑刚好相反。一直是逆向思维,主张目的论,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冷静地划清界限。我们日常笃定原因结果论,现在阿德勒正好相反,他主张目的论,从目的出发往前推,这似乎和我大学一位教授的授课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间一段在讨论共同体话题的时候感觉很混乱很分裂。不过整体读下来让我对人生课题有了更宽泛的认知。有时候在想我是不是天生就该做哲学家或心理学家,很多东西其实我并没有读过,也无人告知,但我一直是这么践行的。

活在当下,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应秉持认真而不深刻的态度。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喜欢书友的一句评论: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在改变“世界”的旅途中,希望“我”能做自己的太阳,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可能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05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