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

若水分享 1873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

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1

你是否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它就是出自这篇课文。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使是在最痛苦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我最喜欢的就是二三段,因为它描述出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桃源里的人都很勤劳、好客。里面的人都很孝顺父母,疼爱孩子,使孩子和老人都很快乐,这是我们现在的人也很难做到的一点,很多中年父母都不懂得尊重老人,不抚养自己的父母,上父母自己抚养,有些大人还将成绩或体弱多病的孩子交给老人带,却不支付一点钱给老人。更有些大人还把小孩送去做童工。桃花源里的人遇到远方的客人,他们“没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皆出酒食”他们都会用最好的食物去接待客人,这也是我们现在人做不到的一点,经常来了客人就是一般般的对待。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当时具有的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并且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

通过《桃花源记》,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滑剥削,共同劳动,风俗淳朴,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他自己的憧憬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同时对当时的黑暗实实也是一种批判和否定。

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2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我不由地被“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色吸引:那里没有空气污染,有的只是纯粹的原汁原味;那里没有战争的硝烟,有的只是安祥与和平。这也许就是作者和千百年来所有的人们的理想。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神秘角落,真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并希望自己能在那里度过平平淡淡的一生。

其实在我的记忆中,真的有一个像《桃花源记》一样美好的地方,虽算不上“世外桃源”,但那却是我更向往的地方。小时侯,在农村老家的屋后不远,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树林,我常常吵闹着去那里玩儿,妈妈拗不过我,我们经常做的趣事就是逮蚂蚱。只有你身临其境才能知道那里是多么美好,简直像人间仙境一般,不,应该说是天堂:满眼都是茂密葱茏的植被,艳丽肥硕的大牵牛花,有深蓝色的、绛红色的、淡紫色的和浅粉色的,一朵朵竟相争妍,万紫千红,娇嫩欲滴。地上还匍匐着一大片一大片的不知名的小花,有像珊瑚豆似的金灿灿的小黄花,有像蝴蝶似的飘飘欲飞,还有种花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招惹得蜜蜂飞赖飞去。林子深处有几株齐天高的松树,丫叉间挂满了沉甸甸的松果,偶尔在树枝间隐约看见一团灰色的大尾巴一闪而过……也许现在看来那里并没有多少神奇,但幼年的我却竟是如此的迷恋它,并完全陶醉在其中。可是,这一切注定要告一段落,现在那里已盖起了一栋栋豪华气派的公寓。所有的树木都已被砍下,所有的空气都失去了以往的清香,这一切就像一个已完结但并不完整的美梦一样结束,尽管这个梦是每个人都向往的。

我们都曾做过一个同样的梦,因为我们都有同一个梦想: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于是,上帝给每个人插上一双梦想的翅膀,只是在飞行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块叫“现实”的石头,也会被一个叫“私利”的美女所引诱。很多时侯,我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世外桃源”,只是,我们不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击败现实,不相信自己能禁住私利的诱惑,不相信自己能双耳不闻世人的评说,更不相信奇迹的发生,我们最不敢相信的人竟是自己。仅此而已!

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深深地将我吸引,陶渊明将桃花源写成一个若真似幻的仙境,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在当时那个能用“黑暗"形容的的社会,所有的人都会向往光明吧!

脑海里浮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画面。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立刻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立刻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陶渊明让我震撼。陶渊明虽然放弃了官职,回到了家乡,可是他得到了心灵上的解脱。我想这应当就是真正的光明吧!在现实社会中多少人为了利益何止是不择手段。他们也不想想难道有钱就欢乐了吗?如果金钱名利与欢乐成正比的话,那陶渊明岂不是一个十足的大笨蛋?其实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你的心底。其实你在金钱名利中表现出来的,只是你眼中的贪婪。

有的人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有的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的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的人恪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能够做一个资历平凡,家庭平凡的人,可是我们决不能做平庸的事。

光明的人,会选择平凡可是拒绝平庸!平凡的人,要做不平凡的事!

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4

王晓露,曹乐乐语文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80后乡村女教师。了解一滴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尊重生命的开始。不给任何孩子贴标签,从心出发,让爱随行,努力让每一段教育成为最美的遇见。

有人说桃花源的美,美得纯粹,美得诗意。于我看来,她的美就像一朵绽开了的豌豆花,外面张开的两片是极浅的,泛着点白,又透着点粉,里面的花骨朵儿却是极致的红,透着别样的美,像只扑棱着翅膀的美蝴蝶,总在你心间流连……

一、景色美——桃花飞满天,鸡犬来相吠。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十里桃花林,成片成海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抬眼望去,桃花是鲜艳美丽的。漫天飞舞的桃花,树上,空中,地上,仿佛置身一片花海,不禁陶醉其中,只想美美地微闭双眼享受此刻。偶尔低头,绿油油的草地上还泛着一股桃花的馨香味儿,沁到心里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喧嚣,宁静喜乐的美妙世界。土地肥沃,桑竹茂盛,鸡犬相吠。宁静的世界里传出的声音,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心的鼓面上敲击着,清脆而欢快……

桃花源的美是带着香气的,馨香氤氲,袅袅如缕。

二、人情美——无拘也无束,悠然而自得。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能安享晚年,小孩自由自在,无所担忧,无所顾忌。老人的吆喝声,小孩儿的嬉笑声,成了一曲悠扬婉转的歌。"便要回家,设酒杀鸡作食".有外人来,杀鸡摆酒,争相邀请。热情好客的桃源人,生活和乐而富足,我心向往。桃花源的美有股烟火味儿,是平淡日子里幸福的'味道。

三、神幻美——路尽得小山,别有洞天乐。

"临近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是十分偏僻的,经过一片桃花林,兜兜转转才豁然开朗,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就如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大海过黎天覆盖,浮云遮蔽无觅处".洞口之前有桃花林,好像有人打理过,令人心生奇怪,颇有柳暗花明之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人与世隔绝,自得其乐。"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来再去寻却再也寻不到了,这为美妙的桃花源,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求而不得者更耐人寻味。

桃花源的美是透着仙气的,神幻而又浪漫。

桃花源虽为虚构,却令人神往。同沙漠里的绿洲,荆棘丛的鲜花,黑暗中的火把,是诗人在战乱纷飞的年代里的渴望与梦想。生活不如意,却依然充满希冀,这种力量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你在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诗人海子的理想。

"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这是诗人顾城的渴望。"嫁要嫁给幸福,输也输给追求",这是诗人汪国真的信仰。

那么你们的呢,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5

那个让陶渊明魂牵梦萦的人间仙境,无税无征,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丰衣足食,与儒家的大同社会相似,在我们今天看来,小康社会都比桃花源更美好,但在当时黑暗的东晋末年,这样的社会也只是笔下的虚妄。

陶渊明其实是有“大寄于苍生”之志的,但一人之力,终究难挡天下大势,“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这样评价他,消极避世,老庄思想,《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也都是在记载他隐居后的生活,他的一腔抱负无法实现,但笔下的文章清新自然,令人忘俗。

桃花源中的世界再平常不过了,村中人和谐相处,民风淳朴,正式住即心之所向,我觉得这篇游记最令感动的是,作者的渴望,桃源是飘渺的,可他仍在执著的寻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渔人“处处志之”,刘子骥“欣然归往”表明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心之所向,让他虽知桃花源本不存在,但仍不放弃立志寻找,身处黑暗的无间社会,心在美好的桃花琼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飘屡空,晏如也”不知千年后的今日陶令是否在桃花源里耕田,是否斟一壶美酒,酩酊大醉,下笔惊神?春风轻佛,仿若桃花簌簌而落,掩遮了那个叫做“桃花源”的仙境……

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6

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现在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

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

、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理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本文乃东晋名士、一代隐士陶渊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闻目睹东晋黑暗动荡的现实,憧憬着一个环境幽雅无战火烦扰、平等、自由、安宁祥和的人间仙境。于是,借一位武陵渔人“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从口入”“豁然开朗”,一个人间仙境就呈现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担心从此外人会纷至沓来,打扰他们清静、幸福的生活,临别之余,谆谆叮嘱;可不曾想,渔人怎能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激动?口里唯唯诺诺,但早已留心,一路细致的留下记号,立马回郡报告太守。太守一听有这么个好地方,立刻派人随渔人前去,却如堕迷宫,再也找不着去路了。

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够在逃避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眼前的任何困难努力的去克服身边的各种困难。

桃花源记读后感心得体会7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由此进入。在一片纯粹的桃花林中,没有任何的障碍物,没有杂乱的植物,也没有斗艳的姿态。有的只是,一个“净”字。

这样的素净,恰好能为桃花源的出现埋下伏笔。渔人走到桃花林的尽头,就找到了一个洞口。渔人弃船而入,走完一段狭窄的小路后,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没有战乱,没有灾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景色优美。其中的人们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才搬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村民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可令人倍感奇怪的是,他们的衣着与劳动方式竟然与外界没有丝毫不同。一个与世隔绝了几百年的地方,究竟是怎么知道外界的情况的呢?在这样一个隐秘的地方,老人和孩子却“怡然自乐”,没有任何怨声。这些可谓是《桃花源记》一文中的谜团。

文中有一句话十分令人匪夷所思,那就是村中人所说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样的一处世外桃源,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才会使得村民如此担忧,唯恐被外界所知呢?最终作者也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当渔人从这处世外桃源出来时,他并没有将村民的话听进去,而是将这一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守。可无论是太守一行人,还是后来的刘子骥,都没有找到桃花源的入口。或许是桃花源中的村民在渔人进入后,就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威胁。他们认为外人的到来会对他们全村人不利,且他们知道,若再不做防御措施,他们很快就会暴露在世人眼前。因此,他们或许搬走了,搬到下一处无人之地;又或许利用“障眼法”,封闭了桃花源的入口。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桃花源记》的另一种说法,即桃花源这一地方,其实是人死后的世界——冥界。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渔人在进入桃花源前看到的洞,据文中描述,其实是一个“小口”,有着隐秘的光亮。渔人靠捕鱼为生,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只有这一次望见了这个小洞呢?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呢?当渔人进入桃花源时,必定看到了桃花与竹子这两种景物,且它们都处在最茂盛的时期。桃花在三月时最茂盛,但竹子在六月最茂盛。若要造成这样的景象,势必需要不同的海拔。也就是说,桃花源最好是山地地形,才能营造这两种植物的最佳生长状态。可是,据文中提到,桃花源中“土地平旷”,那就意味着,桃花源是平原地形的可能性最大。那么桃花源是如何做到这一奇特景象的呢?难道说,是其中的植物种类不同所造成的吗?但桃花源与世隔绝几百年,不可能去引进外界的植物新品种了。还有,为什么只有桃花源有这样的景色,而外界却见不到呢?也许说,是桃花源的时间与外界不同吗?时间在世界上是个奇迹,这种情况虽说很诡异且不真实,但也不应完全被否定。

渔夫在走出桃花源后,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太守。可最后的结果是,太守和随从并没有找到桃花源。而后来去寻找桃花源的刘子骥,也没有找到此地。等他归来不久,却因病而终。再也没有后人去寻找桃花源了,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作者要设置这样一个结局呢?就算刘子骥去世后,后人也同样可以去寻找桃花源,可结果却是“后遂无问津者”。刘子骥真的只是简单的因病亡故吗?作者是否在暗示我们什么?刘子骥的死,会不会是村民的所作所为?因为外人会找到真相,所以被杀人灭口了?这是一种可能。回到文中,“未果”真的是“未果”吗?倘若当年刘子骥真的找到了桃花源,但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令这位品行高洁的读书人,绝口不提找到此地的事实。而后再寻此地,却再无所获。从此心病缠身,抑郁而终。这同样也是一种可能。

《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或许只是作者陶渊明心中的理想乐土。但他体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全文是作者心中的一种寄托,一种向往的愿望。同时,作者也留下了许多的疑问,等待我们去探索,给予了我们无尽的遐想。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0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