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工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7篇

若水分享 4055

实践是大学生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疫情已经稳定住了,但是对于新冠疫情的社会实践调查还是很有必要的,那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小编整理了2022大学生新冠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7篇


▼点击获取更多“疫情社会实践”相关内容▼

抗击疫情中国加油的祝福语句子

疫情防控的最新工作总结范文

★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范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大学生


大学生新冠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通过新冠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我发现了一下几个问题: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

不足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悲伤和恐慌情绪;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

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春节前开始进行社会心态的持续调查。此次社会心态调查的内容包括:疫情认知、疫情下的情绪、疫情中个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行为等方面。

本次调查使用在线调查平台“问卷宝”进行,调查进行的时间为除夕和春节(2020年1月24日-25日)两天,共回收11055份有效成人问卷,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受访者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调查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疫情关注与风险认知

1. 疫情关注与重视程度

民众对疫情关注度高,长时间关注相关新闻。在此次调查中,99.2%的民众都表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关注,仅有0.8%的民众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疫情。40.8%的民众每天会有1-2个小时左右关注疫情相关信息,45.6%的民众每天会用3-4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关注程度会越强。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有55.7%对疫情非常关注,高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有69.6%非常关注,76.5%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疫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79.2%和81.8%的人非常关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此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民众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的受访者,87.3%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其他省市78.6%)。

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足。67.6%的民众认为周围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疫情,有超过三成的民众感觉周围人对疫情并不重视(见图1)。另有共计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场所很少或没有人戴口罩。

与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围人的重视程度明显更强,30.7%的人都表示周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非常重视,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觉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场所人们几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调查对象只有10.0%的选择比例。

民众对疫情关注的时间较早,但开始重视的时间较晚(见图2)。从事件发生的节点看, 33.8%民众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卫健委首次通报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时就开始给予关注,但那时只有9.8%的人给予了重视。2020年1月11日武汉卫健委通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的时候,有21.5%的人开始关注,这时有19.7%的人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继出现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众由此开始关注,30.1%的人开始真正重视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16.7%的人这时开始关注疫情,33.1%的人由此开始重视疫情。虽然有超过半数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就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异地传染性病例和专家论断之后,才给予重视。

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50后、60后群体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开始重视,同一时间段,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给予重视的比例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居民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开始重视(全国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开始重视(全国70.5%)。

2. 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认知

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风险与自己的距离,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自己社区出现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这个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感;三是与以往经历参照下的危险性,也就是与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民众认为疫情扩散到自己社区的可能性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少部分人认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不过,人们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概率比较低,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可能(23%)或非常可能(1.8%)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对于感染风险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湖北省调查对象中24.1%的人认为疫情非常可能扩散至自己所在社区,而其他地区只有8.4%。湖北省有共计41.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区只有23.9%。

民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治愈性比较乐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七成多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少数人(3.3%)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区和年龄上的差异。疫情较严重的湖北省受访者对治愈可能性的评估相对较低,共65.6%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9.7%认为非常可能。而其他地区调查对象则有75.4%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14.8%认为非常可能。

疫情当前,民众安全感较高。调查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接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比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3.9%的人认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的民众安全感均有一定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低,收入较高、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强,湖北省调查对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体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安全的人数百分比为64.1%-65.1%,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58.3%和58.0%认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计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55.8%和57.3%的人认为安全。湖北省的调查对象只有41.1%的人觉得安全,其他省市则有59.9%的人觉得安全。

受访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们眼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如何?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40.37%的民众认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样危险,有18.63%和17.39%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危险程度超过或远远超过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众认为其危险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收入越高、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的人数比例最少,占13.2%,随着收入增加,高收入调查对象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而00后的调查对象危险感知则较低,有28.9%的人认为比SARS危险。湖北省调查对象对于危险性的估计也强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整体上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是担忧,79.3%的人都有较为强烈的体验,其次是恐惧(40.1%)、愤怒(39.6%)、悲伤(38.6%)和恐慌(33.4%)。积极的情绪体验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乐观,14.2%的人感到平静(见图3)。

进一步比较普遍担忧情绪的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和湖北省的调查对象担忧情绪较强烈,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担忧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担忧程度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强,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表示担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担忧,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担忧,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担忧。湖北省调查对象86.8%体验到较强的担忧,其他省市78.9%有此体验。

疫情信息获取和评价

1. 民众疫情信息的关注与评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人们最希望及时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见图4)。

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渴望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当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各种信息公布状况,从民众的评分看,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信息公开比较滞后(37.6%)或非常滞后(13.8%),41.4%的民众认为公开比较及时,7.2%的民众认为比较及时。总计49.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高。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湖北省调查对象与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认为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透明。具体来说,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有70.3%认为信息公开及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及时的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有43.0%认为信息公开及时。信息透明度评价呈现相同变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高的人数比例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对此的选择比例为45.6%。

湖北省受访者有33.0%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有共计49.5%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湖北省有34.2%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较高(31.9%),其他地区则有51.0%的人认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较高(46.0%)。

2. 民众疫情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程度

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82.4%)和微博(75.8%)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电视渠道(42.9%),然后是网站(41.1%)和新闻客户端(40.8%),周围人口口相传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报纸(7.9%)和本地论坛(7.7%)使用的人很少。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较鲜明的人口学特点。微信的使用几乎没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显差异。使用微博获取信息的则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偏低群体。使用电视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网站较多的是70后。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较高群体。周围人口口相传获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个渠道的各种消息源中,人们最信任的消息来源还是官方渠道,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等,有共89.5%的人认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组织发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觉得可靠。紧随及后分别是地方新闻媒体(75.6%)、类似新浪网和凤凰网这样的商业网站(71.8%)。人们对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和熟人内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过六成的人质疑熟人发来的内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发展的估计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众对于疫情未来一个月的发展势态并不乐观。43.7%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一些,30.9%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缓解一些,3.7%的人认为会得到较大缓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倾向于预期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的发展预期更偏向为严重。具体来说,初中学历的调查对象合计58%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更严重,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81.2%都认为疫情会更严重。72.4%的低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未来一个月内会更严重,82.0%的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分别有74.3%和76.9%。

对于抗击疫情,民众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信心最强,分别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对政府部门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医护人员,比较有信心的比例为53.6%。对于广大民众的信心程度相对低些,42.7%表示比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为

1. 民众关于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具体如下: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出门戴口罩应对疫情。99.2%的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所调查者整体的6.7%没有出门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门戴口罩应对行为。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整体5.2%没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减少外出次数应对疫情,99.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上,占全体1.8%没有减少外出次数,97.3%减少外出次数。

只有1.5%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其中,占全体2.5%的人没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中,占整体3.4%没有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5.8%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

对于外出回家换衣服应对疫情,81.5%民众认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其中占全体的21.2%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60.3%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1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16.7%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1.7%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

28. 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体的27.7%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1%的民众有相应行为。71.2%民众认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37.6%没有相应行为,而33.6%的民众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 关于过度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77. 9%民众认为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没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众认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体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体的11.2%没有服用。

超过一半民众(56.5%)认为盐水漱口是没必要措施,其中占全体55.2%没有盐水漱口行为,只有占全体1.3%有盐水漱口行为。而低于一半占43.5%认为盐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没有相应的行为,而22.0%使用盐水漱口。

59. 0%认为没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57.5%没有相应行为,而1.5%的民众在家用醋消毒空气。41.0%民众认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22.8%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8.2%的民众用醋消毒空气。

3. 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而取消计划行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不少人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计划,减少接触病毒的可能。具体如下:

1. 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98.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其中占整体6.5%并没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

1. 6%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98.4%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再进一步询问相应个人行为时,占整体2.5%并没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

3. 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计划;96.7%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占整体8.1%并没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

主要结论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调查时间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多数民众的关注点是春节的团聚和庆祝,对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存在过度乐观认知偏差,对于疫情不够重视。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性和疫情发展严峻形势的判断较为客观,66.5%的人认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扩散,24.8%的民众认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74.9%的民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数(3.3%)的民众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疫情较为客观的判断,人们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和悲伤和恐慌情绪。担忧情绪在当前最为普遍,其次是恐惧、愤怒和悲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绪。相对来说积极情绪比例较低,如乐观和平静。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们更信任官方权威媒体,民众认为最可靠是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发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组织、地方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凤凰网)发布的信息。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疾控人员抗击疫情的表现非常满意。民众的信心非常关键,民众的信心来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和成效,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医学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程度最高,对政府部门的信心较高。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的态度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大学生新冠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在大家喜迎__年,张灯结彩的时候,迎来的不是过年的欢声笑语,而是冠状肺炎病毒的蔓延。触目惊心的数字与日俱增,四千、五千、一万,每增一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子庚鼠年,这个不同以往的除夕,整片华夏大地,被疫情点亮。可就是在这样的灾情面前,有一群伟大的人们为祖国冲锋陷阵,站在灾情的第一线,守护着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拼搏在前线的医生,警察,还是在社区治安的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头衔,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也是孩子的爸妈,也有着自己放不下的牵挂,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背起行囊,做最美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亿万同胞筑起防护的堡垒。

除夕,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他们为了老百姓在这个特殊时刻过个好年,仍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与病魔做着抗争。一个多月的时间,武汉几乎半个城市沦陷在新型病毒当中,这个牵动着亿万人民心的城市却依然坚强着,不同地区的医院内,不断有医护人员奔赴武汉,他们主动请缨,支援武汉,只是想为武汉,为祖国争取多一点的时间,而当人们为其他们的姓名时,总是有这么一个回答,我是中国共产党。

记得有人采访到一个医生时,他说,我自从加入共产党,我就一直有这个使命在,祖国培育我多年,我不能辜负我的祖国!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是庄严而又神圣的。作为共产党员,在进行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在说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那一刻,我们心里就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人民有困难的时候做共产党人该做的事。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就冲在第一线,这次冠状肺炎,又毅然决然的奔赴武汉;83岁李兰娟院士,多次抗击病毒,此次有带队去往武汉,每天的睡眠不超过三个小时。湖北武汉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到自己的同行知己感染时泣不成声,但随后又擦干眼泪转身走进病房继续治疗病人,他说,就算他倒下了,病人也必须得救。无论是老一辈的共产党还是新一批共产党员,他们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我是党员,我先上”即是使命,也是责任。

为研究新冠疫情对企业财会从业人员及其所在企业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应对策略,在对3465名有各领域代表性的企业财会人员调查的基础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日前发布《新冠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的调查报告》。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疫情对于企业经营带来了明显的冲击:63.41%的投票人认为半年内企业将出现资金困难,表示能健康持续运行的企业仅占27.01%;50.5%的投票人认为企业在上半年会减少用工;79.75%的投票人认为今年上半年的收入要比预期减少,表示将增加的不到5%;81.13%的投票人认为所在企业上半年利润会减少。

住宿和餐饮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约74%的投票人预期半年之内收入和利润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资金流发生困难。其他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

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尤其艰难,在六个月内资金流发生困难的比率远高于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民企的资金流、收入和利润方面受到负面影响的比重远高于国企。特别是在资金流方面,民企预期在六个月内发生资金困难的比例为57%,远高于国企30%。

除湖北之外,新冠疫情带来综合影响较大的不仅有上海、广东这样的经济大省,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也有黑龙江、山西这样的经济发展不靠前的地区。

新冠疫情对部分企业的影响事关企业生存,并且直接牵连到就业(调查显示:12.24%企业财会人员认为自己可能失业)。接近四成的投票人认为所在企业上半年会减少用工。

从调查结果看,对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企业的应对措施并不多,平均会采取1.81种措施。其中,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比小微企业更侧重于增加it投入方式,小微企业更可能采取降低成本的各种措施;而相比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开拓新业务板块的意愿更高。民企压缩规模和开拓新业务的意愿高于国企,而在it方面加大投入的意愿则低于国企。

从调查结果看,企业对于疫情影响最关心有三点:收入损失的弥补、法定义务和合同义务的履行,以及资金流的保障。投票人对政府支持的期望选项中,投票人平均选择了4.81项,这说明投票人对政府支持的期望来自多个方面,而且对不同政策的需求因行业、地域、规模和所有制有较大差别。

总体而言,企业对减免税费、政府补贴和提供更多网上办事通道的呼声最高,而对延期缴纳房租的需求最少,对提供贷款支持的呼声也不高。这可能与相关政策所惠及企业的可能性有关。除此之外,企业还比较关注支持政策的长效机制。不少企业期望除了税收申报期大幅延后等,后续税收优惠也能及时跟进。

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虽然不能奔赴前线,但我也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防疫工作做好基础,带头做好学校、家庭疫情防控准备,协调好学校、学院的疫情工作。在此,我庄严承诺:

一、严守纪律,服从组织

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更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检验石,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了解疫情,做好准备

及时了解疫情发展,认真学习好防护疫情的准备工作,并监督好自己身边的人,积极做好党支部、班集体中学生思想工作,避免恐慌心理,教育引导身边亲友同学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仔细辨别核实网络信息,坚决抵制谣言散布。

三、以身作则,勇敢担当

从自身做起,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尽量不出门,出门一定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等。并与学校即使取得联系,保持沟通,配合学院做好健康状况报告,如实反映问题的情况,特别是要及时报告确诊、疑似或隔离观察情况。主动担当,协助学校、老师做好疫情防控的辅助工作。

作为一名大三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自己曾经的庄严宣誓,要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我会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砥砺政治品格、彰显使命担当。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圆满的胜利。在春天百花盛开之际,便是我们拥抱世界之时!

大学生新冠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全市100户384人,20__年总纯收入1770600元,人均纯收入4611元,95%为非低保户;5%为低保户,低保户中有80%是因疾病损伤致贫,20%是因家中劳动力少致贫。

二、农村医疗服务状况

1、73%的人选择距离家最近的卫生组织是村卫生室,10%的人选择是私人诊所,9%的人选择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的人选择是乡镇卫生院,1%选择县级以上医院;家到最近的卫生组织的距离60%的人选择不足1公里,39%的人选择在1-2公里,1%的人选择在2-5公里。

2、99%的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被调查的100户中,只有1户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9%。

3、66%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以保大病或保住院为重点,33%的人认为门诊、住院都保,1%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

4、19%的人对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感到满意,71%的人基本满意,8%的人不满意,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报销医药费少,报销手续烦,定点医院收费高,定点医院看病手续烦,定点医院少,就医不方便,定点医院医疗水平低等。

5、47%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所承担的比例基本合适,11%的人认为过高,10%的人认为过低,3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

6、在现有合作医疗基础上,44%的人愿意再增加医疗保障支出,56%的人不愿意增加。

7、如果有家庭成员患病,经常就诊的医疗单位44%是村卫生室,44%是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是私人诊所,5%是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上述单位的主要原因56%是离家近,13%是质量好,11%是定点医疗单位,8%是有熟人,7%是价格低,5%是其他原因。

8、调查前半年,22%的农户没有家人患病,59%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小病,10%的农户有家人有慢性病,7%的农户有家人患了大病、重病,2%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其它病。89%的人患病后及时就诊,共花费医药费121743元,按照规定能报销或减免43509.4元,实际报销或减免20712.3元。没有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有病轻,自己治疗,经济困难,能拖则拖,医药费不能报销等。

9、43%的人认为现在看病难,51%的人认为不难,6%的人选择说不清楚。认为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困难,医院缺少名医,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手续太烦等。

10、86%的人认为现在看病贵,5%的人认为不贵,9%的选择说不清楚。认为贵的原因主要有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医疗机构乱收费,个人支付比例高等。

11、9%的农户因家人得病向医生送过红包。

三、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调查显示,实际报销或减免仅占全部医药费的17%,农民挣钱不易,他们希望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要得到回报。而目前我市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因此,农民在缴纳费用后,往往全年得不到任何的医疗补偿,导致农民认为付出多,回报小,不划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身体健康、没有患过大病的农民不太愿意参加。调查显示在20__年仅17%的农户得到补偿,表明绝大部分农户近期并没有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到实惠。部分农户在问卷上写上了他们的困惑:“为什么只有非要得大病才能报销?”。

2、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农民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的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经营,追求利润化是目标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有在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的期望。而定点医院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第一线的部位,它的服务好坏和收费高低至关农民切身利益。定点医院收费普遍较高,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能获得的补偿相比微不足道。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一些比较常见的小病,医生却要病人作各种检查,什么心电图、B超和各种化验,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能报销,有病往定点医院跑,路费、餐宿费、误工费再加上虚高收费等,化了许多冤枉钱,就算得到了一定补偿,仔细算算反而不划算。

3、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烦。调查显示,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乡镇卫生所、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医疗单位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收费低,服务态度好。定点医院少,给农民看病带来不方便。

大学生新冠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

今年的社会实践别有一番风味,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人都在踌躇着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报复,从而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能力能够与之匹配,能够形成一系列的知识技能运用和总结。但是今年,我宅在家里给,遇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困惑,尽管在家里面不能出门,但是我的思想依然是活跃在外界,靠“线上”这两个字担起了太多的职责功能。作为文科大学生,我感觉到在社会实践期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经过努力,总体而言收获比困难多。

一、 社会实践现状

由于疫情的严重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家里面自觉学习网课,从而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自己去进行社会实践。这时候就觉得这项工作比起之前正常时候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之前,可以双脚一踏迈出大门,自己去市场发现,自己去自然发现去挖掘探索属于自己的能力,可是现在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里面,所有的实践都只能通过传言和网络进行传播。为此硬生生的给现实拉了一条鸿沟。作为文史科类的学生,我非常的感到郁闷,深有体会。可能就是专业不对口或者是理解能力的问题,总体而言存在很多的实践偏差,很难找到适合的实践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

从各种缺口找突破,从各种信息中找发展。这困惑的一段时间,每天盯着手机和电脑发现不一样的出发点,而非是在游戏里竞技。遥想着多形态的选择,可以使在公司见习做办公室工作,可以是学校的代课老师,可以使市场调查的行政人员等,都硬生生的被疫情扼杀了。

第一是实践盲目化。在这段特殊时期,总感觉只要有一个人发出邀请,觉得能够有去实践的机会都迫不及待,为此可能会产生一些盲目从众的心理,给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具备的技能而无法匹配。虽然我有幸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但是就目前而言,上课时间大家孩子都在家,而且相应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网课,纠结而言这个实践是非常的困难。自己的网课都学不完,怎么可能还有其他的线下辅导这些事情发生呢。于是可能会有人嫉妒而产生让我去做相应的推销口才之类的训练。说实话,通过这些实践不难发现,而现在在网上兼职,他们都可能会存在一种分享朋友圈代刷产品,然后让你赚取佣金这类的东西,总体而言这不符合我们的专业知识,所以可能做起来也比较吃力,再说是迈不开脸卖也不太合适,为此也对这些盲目负责。

第二是实践内容少量化。由于很难得到一个时间的机会,为此可能就在家里面做调查报告的比较多,只有通过自己的亲戚朋友不断的去发展调研这类市场上的需求,从而获取更大的实践价值。其中做的最有意义的就是如何去调取中小学生对待上网课的这种态度,可以从相应的各大平台抖音或者是知乎豆瓣,相应的平台里面去发现小学生中学生他们对待网课的这种态度评价,从而进行类比分析,撰写新的报告。由于内容过于太少,所以在实践这块是存在困难的,而且可能是专业不对口,也可能是竞争太大,让外部的关系决定了自己的实践。

第三是实践方式单一化。除了能够在线上进行调查统计之外,别无他法,不可能走出家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去研究更多的深入的东西,所以这次的调查总体而言是比较肤浅的。由于很多人已经回来老家去过年,可能连最基本的4G信号都无法保证,为此通过去调查,这个更多的是吃力不讨好,别人不信任,其次是难度大,不容易开展。尽管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极少单一的实践来源,再具体落实方面还是纸上谈兵。

三、具体的建议措施

没有困难的事情,只有勇敢坚持打不败的自己。尽管明知有难度,但是也就是在有难度的时间挑战自己,才会成为一种无法复制和超越的可能,针对以上情况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大学生新冠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

我第二督查组于__月__日-__日对__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监督检查,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该区关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现将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__区委区政府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防疫指挥部成员单位能够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截至_月__日__时,该区共有__例确诊病例,有_例疑似病例(从武汉务工返乡),对__名密切接触者正在严密观察。

一是部署安排及时。该区1月26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建立健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工作会商,及时有效的发布了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11号公告,从做好防控宣传、暂停客运班线、延迟企业复工等方面做出部署安排,可以说,措施得力、及时有效。

二是宣传引导全面。该区积极通过政务微博、微信、流动宣传车、上门宣传、村内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防控知识,呼吁村民不串门、不拜年、不聚会、不办酒席,注意个人卫生,配合做好防疫工作,确保让疫情防控人人知晓。从我们督查组实地走访的4个乡镇来看,宣传发动很到位,路上行人较少,且均佩戴口罩,防范措施到位。一些重点区域、重点人家均粘贴醒目告示,要求禁止出入、自我隔离。截至目前,在当地干部的耐心劝说下,该区共取消各类喜宴__场,切实减少了人员流动。

三是排查防控严密。该区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紧盯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进行网格化、地毯式再排查,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加强流动人口摸排和外来车辆管控,加强相关人员追踪及包保联系,切实做到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截至目前,已排查从湖北省返回该区的有__人,坚持每日必访,要求这些人员居家隔离不少于14天,切实阻断可疑源头。对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坚决防止疫情输出、扩散。

四是物资保障充足。该区市场监管、卫健委、商务等有关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职责,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目前该区群众粮油等生活物资储备充足,市场价格平稳。同时积极组织口罩、防护服、红外线体温监测仪等医疗物资的调运和储备工作,目前除了口罩、防护服外,其余医疗物资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五是党旗一线飘扬。该区严格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致全省党组织和党员的一封信要求,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冲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该区医护人员尤其是党员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该区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走访排查,宣传车在村里来回穿梭宣传,切实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截至目前,该区共有__名党员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六是社会捐助得力。该区充分发挥红十字会作用,呼吁大家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共同防疫抗疫,献出一份爱心,全力做好社会各界捐赠接收工作,截至目前,共有__家爱心企业捐助__万元、消毒液等物资__箱,口罩__个。同时积极响应省委号召,组织__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全力支持武汉新冠疫情抗疫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该区在肺炎抗疫防控工作中取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主要有:一是口罩紧缺。市民日常需求的口罩供应不足,目前市场各药店无法购买到口罩,虽然前期政府免费发放一批口罩,但仍有缺口。二是部分干部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督查中发现个别乡镇班子成员履行疫情防控工作职责不力,对包保村的武汉返乡人员排查不够细致,存在落人现象。已责成该区纪委监委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

三、意见建议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非常关键的阶段,建议该区要持续保持战时状态,绝不可有半点松懈,把各项防控措施抓实抓细,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坚决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下沉机关党员干部力量,确保措施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

二是继续严防死守。坚决筑牢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严密防线,对小区、楼栋、行政村、自然村等要守好重点防线,全方位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好群众日常生活,尽锐出战把疫情控制住。

三是全力救治患者。切实把感染患者救治好,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合理排班轮岗保障休息,严格落实防止院内感染各项措施,切实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要及时准确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和社会情绪。积极加强正面引导,宣传各行各业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下一步,我们督查组将严格落实市委防疫指挥部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加强对公职人员履职尽责、秉公用权等情况的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以监督实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顺畅开展,尽可能的在现场解决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坚定不移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期间学生的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2020年突发新冠疫情,学校推迟开学,学生网络学习学期课程。为充分了解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思想状况,我院开展了《新冠疫情下大学生思想状况》主题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有2490人参与,其中女生1819人占比73.05%,男生671人占比26.95%;大一481人占比19.32%、大二585人占比23.49%、大三577人占比23.17%、大四535人占比21.29%、硕士研究生270人占比10.84%、博士研究生42人1.69%。参与本次调查学生绝大部分是汉族人,另外还有来自满族、壮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的少部分学生。在此次调查的学生中居住在黑龙江的学生最多约为1/4;其次是山东和河南的学生各占约一成,此外还有五成多的学生分布在辽宁、内蒙古、湖南等共29个省份(见图4)。在政治面貌方面,近九成的学生是共青团员,少部分学生是中共党员,极少数的学生是群众。

二、现状分析

1.学生对疫情认知程度较高。

学生较为关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超过80%的学生关注了解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只有1%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从不关注,也不了解。学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经历较少,超过70%的学生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只有20%左右的学生经历过类似事件。学生对于疫情消息表现出积极关注的态度,超过80%的学生经常或时刻关注疫情消息,仅有不到1%的同学从不关注。同样学生对于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措施也表现出了积极关注的态度,超过90%的学生了解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措施,仅有不到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新冠疫情来袭,大多数同学对于疫情的形式和防控的措施比较了解并积极关注,但也有少数同学不了解也不关注。从整体上看,仍要加强对学生的疫情防控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关注疫情态势,做好自我防护。

2.新冠疫情下,学生体育锻炼减少,对于网络学习较为适应。

疫情期间,因防控疫情的需要外出较少,往往学生的体育锻炼就会减少,仅有不到20%的学生坚持每天锻炼,超过60%的学生锻炼较少。学校推迟开学采取网上授课,这一举措超过70%的学生表示十分看好或比较看好,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不是很能接受。在网络上进行课程学习效果通常比较令人担忧,但经过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认为满意,小部分同学感觉一般,仅有极少数同学感到不满意。线上学习平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熟悉,仅有不到15%的学生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学生在家期间,体育锻炼与网络学习是两个重大问题,从结果上看,体育锻炼绝大多数学生较少,网络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并且有比较不错的效果。从整体上看,我们仍需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质,网络课程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提升学习效果。

3.疫情对学生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对于疫情的未来发展态势说法不一。

新冠疫情对于学生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学校也进行了一些奖助行为,超过80%的学生支持并且认可这一行为,少数学生认为难以顾及全面,仅有2%的学生认为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不满意。疫情期间,高校对于擅自返校学生严厉处罚,超过90%的学生支持高校的严厉措施,极少数的学生不支持。在这次防疫阻击战中,有很多高校在校生参与了防疫志愿服务,通过调查,超过90%的学生认为值得鼓励,认可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极少数学生不鼓励认为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会增加感染风险。对于疫情的未来发展态势,学生意见并不统一,近半的学生持乐观态度,认为很快就会结束,但也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短期内不会恢复。学生对于类似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否还会发生的看法上意见也不一致,超过1/3的学生觉得说不好,近四成的学生认为短期内不会发生,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会周期性发生,仅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一定会发生。疫情给学生带来了影响,学校也出台多种举措,帮助学生度过疫情困难阶段,学生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对于未来疫情发展态势,大部分学生还是持乐观态度。

4.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疫情信息的主要渠道,疫情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关于本次疫情的相关信息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手段得知,其中有一部分人也会选择观看电视新闻来获取更为准确的疫情信息,仅有少部分的人会通过和家中长辈和网络好友聊天来了解疫情信息。疫情的突然来到让每个人的日常想法方面产生了细微的变化,在疫情发生的同时半数以上的人会先想到家人和朋友,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产生担忧,同时也会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产生担忧,担心自己出现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症状,有一部分人会怀疑与自己接触过的人会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但疫情当前,仍有一部分人会听到消息感到惶恐,但大部分人的想法是保持心情稳定,做好防护措施,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防疫要事。

5.疫情总体上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小,仅有部分同学产生心理焦虑。

问卷显示在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或多或少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有人感觉心情烦躁,情绪暴躁,有人感到精神难以集中,学习做事效率下降,有的人因过分担心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但从问卷中也显示有超过60%的人与平时根本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不到20%的人认为精神状态比平时好。对于感到焦虑烦躁的人,大部分原因是时间规划和学业问题(如推迟开学时间,影响四六级备考,不熟悉网络教学,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等),也有少部分的人会因健康问题(如无法户外锻炼导致肥胖等),恋爱问题(如异地恋),人际关系问题(如不聚会,不见面会导致人情冷淡等)而感到焦虑,对于毕业季的同学,他们的焦虑因素还有就业问题,停止举办各类校园招聘活动而导致就业压力加大.

7.疫情期间,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并希望学校能够加强疫情防控方面的教育和工作。

疫情的突然而至,让很多同学都措手不及,感到迷茫,不知道做些什么,但仍有20%以上的同学参与疫情捐款捐物和网络防疫宣传,有超过10%的同学亲身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如人员排查,巡逻防控,应急值守,清洁消毒等工作,同时也有同学选择参与心理疏导服务,保持大家疫情期间的身心健康,也有的参与文艺作品的创作(如制作原创歌曲,绘画,视频等)和其他志愿服务等活动。本次问卷中也对正式返校后,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管理展开了调查,70%以上的同学认为应加强防疫疾控的引导教育,提高教学区和生活区的消毒和卫生要求,减少聚集和大型活动,控制上课规模。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应加强对严重疫区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强网络不信谣不传谣的鉴别和引导,有一部分同学还认为应该加强对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的资助力度。

三、对策研究

加强教育,关心学生。在疫情防控阶段,学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疫情防控教育,提高学生对于防控防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思想,可以通过疫情防控讲座等一系列方式加强疫情教育,深入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通过适时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疫情暖心文章,积极引导学生乐观开朗,积极面对疫情防卫阻击战。

提高网课质量,增强学习效果。疫情期间,学生在家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学习效果急需增强,课程质量需要提高,学校应提高网课质量,定时通过学习平台听取学生对于网课的意见,通过网络签到,拍照等多种措施,督促学生网上学习,通过课后作业,线上测试等一系列措施,查看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抓住时机,提升学生思想。疫情防控期间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新冠疫情的来临,也是一场对于学生的思政课,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应抓住这个时机,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举办线上讲坛,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宣传疫情期间出现的英雄人物,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

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开通了学生心理健康热线,学生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途径与心理健康老师取得联系,缓解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问题。同时,宣传缓解心理压力技巧,积极引导心理有压力的学生及时向辅导员老师请求帮助,在最短时间内缓解心理压力。学校也应积极组织各班级开展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让学生正确面对新冠疫情,做到不恐慌不焦虑,正确积极面对疫情。

疫情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的调研报告

一、 调研背景

2020年重庆市有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院校有67所,共23.5万人毕业,比2019年增加了1.1万人。截至2020年8月31日,全市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85.04%,与2019届同比下降1.61%。

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市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下行,很多企业被迫压缩人力资源支出,2020年总体招聘需求、应届毕业生招聘需求以及小微企业招聘需求都在下降。

二、调研主题

重庆作为“新一线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此发展,也为当地大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择业考量。本次调研活动以“疫情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调研(以重庆地区为例)”为主题,以重庆本地在读大学生及部分毕业生为调研对象,聚焦疫情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了解各个方向的学生的就业问题,以期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择业价值观,为重庆未来保留、吸引人才提供建议。

三、调研方式

线上问卷式调查(共发放问卷315份,有效问卷282份)、线上访谈调研(共访谈人数20人)。

四、调研结果

1. 疫情对未来规划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前超过一半的同学选择留在国内继续深造,而占到近30%的学生选择了就业。但在疫情后做出改变的人却占比很少,主要是意愿出国留学的同学转向国内深造。

2. 疫情对求职考虑因素的影响

我们给出了九个择业时的考虑因素,并让调研对象选择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五项并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我们发现九个因素的重要性顺序并没有改变,重要性变化最明显的一项是对于职业稳定性的考虑,对于这一点也在后面的访谈中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3. 疫情对就职城市考虑的影响

疫情对于大学生选择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部分同学选择更加舒适稳定的生源地或其他城市,而另一部分同学将目光转向了社会福利更加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的一线城市。

4. 疫情之后大学生择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每年毕业人数的上升,竞争仿佛是必然的,疫情更是给应届毕业的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到,岗位供需失衡、竞争压力大成了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痛点。而疫情导致的实习机会流失也给他们带去一定的困扰。

5. 访谈调研结果

疫情带给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在面对黑天鹅事件时职业本身的稳定性被更多地带到大众的面前,尤其是经历过金融危机、非典疫情与本次新冠疫情的长辈而言,一个职业的稳定性就会被不断强调。问卷结果也显示了这一点,经过了此次疫情,大学生们对职业稳定性的重视显著上升。但我们也看到,对于求职这件事,当代大学生更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个人兴趣的重视排到了第三位。危机背后必定孕育机遇,一部分人看到了行业的不安定因子,而另一部分人则看到了另外的机会。

五、我们的对策与建议

对大学生的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大学生对于薪资重视程度最高,所抱有的期待也较高。我们想说的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在求职市场的定位,我们不认为所有毕业生都能在一毕业就获得一份高薪的工作。一份薪资较低的工作不是意味着这是一份没有意义的工作,适当降低自己的目标,通过一线岗位的工作,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有利于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职业目标。

对高校的建议:

高校是大学生们学习本领的场所和正式踏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面对当前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的逐年降低。

高校应该把握就业市场形势与发展规律,建立以院系为单位的就业质量评价办法,运用关键指标激发就业工作活力,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

其次,高校应该降低学生转专业门槛。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大学生就业时对专业对口的期望不高,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很多大学生学习的专业并不是真正感兴趣的,导致其学习和就业是比较分裂。因此,通过降低学生转专业门槛,鼓励学生探索兴趣、增强能力,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最后,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在校时的就业引导。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涯规划》等课程建设,促进大学生就业。当代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知不够全面,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大学生新冠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生疫情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五篇

疫情防控宣传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十篇

大学生疫情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左右

大学生疫情社会实践报告

疫情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汇总最新5篇

大学生暑假疫情社会实践

疫情防控如何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论文范文10篇

新冠疫情防控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五篇

疫情期间大学生实践报告2500字模板大全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9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