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_读书心得范文
本是互相扶持的一家三口,可是到了最后,却只剩孑然一身。这样的痛苦,究竟会是怎样的悲伤?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一)
《我们仨》这本书有三个部分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二部分在写梦,一个万里长梦。在梦中的古驿站上他们相遇相失。正如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分分合合。
书中这样写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于是杨绛先生便娓娓道来这个万里长梦。
第三部分是回忆这个家的点点滴滴。杨绛先生一家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则称之为“石子”。杨绛先生也描写许多当时如火如荼运动,但这并不是杨绛先生的笔下的核心内容,她将眼光放在了运动中的人,在频繁的_下,他们一家人的遭遇以及在遭遇中如何厮守在一起才是她要说的她想说的,狂风暴雨也变成了那和风细雨,她写的依然是生活中的琐事,比如他们如何完成工作,如何数次搬家,如何离群索居远离_,看是平淡,可是平静何尝不是他们一家的生活态度。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杨绛先生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又怎么样在此之前她是一名母亲,一位妻子。而她却在短短的一年内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正应了那一句话,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碎彩云散。
杨绛先生在书中写到,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
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她的幸福和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和相濡以沫如亲情般的爱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她用文字回忆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虽然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虽然亲人爱人先自己而去,虽然在这个无法称之为家的寓所独自生活,杨先生还是在笔下寻到一点慰藉。我想拥有回忆的人是幸福的。大家可以在闲暇之余翻阅一二,体会期中平淡的幸福。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二)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句话我见过无数次了,真的,数也数不清。大多数人都会问:“哪句话对你触动很大?”“哪本书最让你落泪?”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会让我想到很多书,很多作家。但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应该是我读过的最娓娓道来的一本书。
第一次读《我们仨》应该是高中时期十六七岁的年纪,那段时间看过一个关于“失独家庭”的调查报告,或许是因为十六七岁本身就是一个极易敏感的年纪,那段时间就一直在脑子里面反复去想一个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对父母应该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然后就在这个期间读了《我们仨》,初读时整个人都笼罩在极大的悲伤之中,感觉人生为什么会如此残酷,让一个人在垂暮之年先后送走了自己的女儿和丈夫。
第二次读《我们仨》是大学时期二十二岁,假期在家闲来无事,便又读了第二遍。脱离了那个敏感易感伤的年纪,在读时看到的已变成一个邻家老太太在给你讲述儿女情长,父女嬉闹,相濡以沫这些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片段,以及世事沧桑,家园变故中的辗转与艰辛。文中有一句钱先生的话“嘿,从今以后,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这大概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情话了。尘世间的相濡以沫,互相搀扶,即使再多的艰辛苦涩,也变得甜润。后来又有了女儿,一加一成了三。三口一家,在家里没有文学泰斗,也没有翻译巨匠和建国后外语高等教育的拓荒者,有的只有三个人,你爱我,我也同样爱你的温暖。
第三次读《我们仨》就是几天前了,因为这篇读后感,又重读了《我们仨》。与第二遍的阅读时间相差不远,但身份又发生了改变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工作者。也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了新生命的诞生,亲人间的离别,还有一对对朋友走入婚姻的殿堂。这些阅历,让性格变得更加随和安静。就像是文中描写到的那种暖,不是盛夏七月的骄阳似火,而是冬日的寂静午后,静静的洒在身上,细碎,但入人心。生活中的感动必定是一个个细碎而温暖小事的堆积,像是渴的时候的一杯水,像是你爱我时我刚好也在爱你。没有策马奔腾,也不应该是你死我活。在我看来,婚姻与家庭中最珍贵的回忆绝不应该是物质和形式上的,它应该很细碎,一餐一饭,一盏灯一杯茶......就像杨绛先生在书中的点滴回忆那样,每一件事都是极小的事儿,但恰是这些小事,才藏着这世间最珍贵的幸福。
人生中的美好大概就是有一天我们终将失散,或者分手,全靠那些过往的回忆即可聊度余生......
杨绛先生曾经翻译过兰德的一首诗,谨以此诗作为文章地结尾: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准备走了。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三)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杨绛的《我们仨》,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杨绛在垂垂暮年,记下这些珍贵的回忆,幸福的点滴,怀念她一生中最爱的人。他们仨从开始的陌路人,到钱钟书和杨绛的相识相知,再到小生命钱媛的诞生与成长,一个家庭,两代学子间的依偎与温暖,苦难与别离,爱与忧,都化作他们毕生至爱的方块字,落到了纸面上。
钟书、杨绛、圆圆组成了他们家里的“吉祥三宝”,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爱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们仨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脚架,创造出各自的成绩。他们仨的爱都在“石子,这是爱的表达朴实却又值得回忆。感情真挚与否,行动比语言更重要。”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画,我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互相打闹玩笑,一起“对付”妈妈;父母关爱女儿,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关怀备至,体贴有加。重病期间,还不忘叮嘱妈妈要注意身体和饮食,也不忘给爸爸寄贺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横生的信件,看着那些亲昵的称呼,真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钱老生病了,圆圆生病了,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季节;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古道驿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拉成一段万里长梦。家在哪里?在曾经的梦里。真是人生如梦!
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人世间,依赖血缘的纽带,常常演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亲情故事。生活里,亲情把我们紧紧包围,不管发生什么,都有家人在身边,我们在这在这浓浓的亲情里,融化,融化。有亲情,我们才有抗击生活风雨的勇气;有亲情,我们才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有亲情,才有相知相守的默契,才能弹奏出那温馨的乐章。让我们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人间没有永远,正如人间的爱情不会是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的生话在一起。他们仨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杨绛把一家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次相聚。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回眸处,灯火阑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静默……愿杨绛能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他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找到他们温馨的家!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四)
薄薄的一册书,着实看了挺久的。说实话,我这个年纪读这个书,并不能感同身受那个时代,感染我的,是字里行间满满的朴实与真挚。
“我们俩老了”
不到六百字的篇幅,描绘了一个梦。或许这个梦正暗示着钱老先于杨绛先生离开,类似的梦境反复出现,却没有流露出伤感,只是让人感受到一位温柔的老人对家人的爱和怀念。
“我们仨失散了”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杨绛先生在这一部分中用三个章节构筑了她在古驿道上做的与丈夫和女儿分别的长长一梦。
大概是被死亡压得太沉重,即使在文字构筑的梦里,她依然觉得“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而当她的女儿去世后,“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包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一场梦即一次送别,最终,她淡然地接受了丈夫和女儿依次的离开,接纳死亡,不卑不亢。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本书的第三部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忆录。从杨绛和钱锺书两位老人的相识、相知,一同出国,在国外有了圆圆,凑齐了三个,从此开始了我们仨的生活。
跨越63年,杨先生用冷静而又细腻的笔调将一家人大半辈子的生活情节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温暖而又伤感。我仿佛看到了杨先生“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她和钱老在英国牛津求学租房的生涯,她眼中不谙世事、拙手笨脚的钱锺书;她一家三口住在上海辣斐德路的日子;她眼中的教学“尖兵”、和钱锺书最“哥们”的钱瑗……她在文中写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然而,人间哪里存在单纯的快乐,更何况永远?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个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2003年,杨先生92岁,在回忆起一家人63年的欢愉而艰苦,爱与痛并存的日子时,发出了这样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感叹。
最令人羡慕的,大抵就是杨先生和钱老的爱情了吧。读《我们仨》,总觉得他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哪怕分隔两地,双方也都会详细记录各自生活的点滴,他们称作石头,以便日后见面的时候一一拿出来相互娱乐,彼此分享。这种无话不谈、总有话谈的生活状态正是当下人不可或缺的,却又望尘莫及的。“聊得来”三个字看似简单,但却成了多少剩男剩女蹉跎到四五十岁的羁绊,在这个灯红酒绿、事事追求速度效率的时代,能安安静静看书、平平淡淡谈心的人太少太少了。翻阅家中旧物,学生时代的信阀早已泛黄,那种不用只字片语,只要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彼此的知己已然成为了过去,不复存在。
再说说孩子,圆圆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无可厚非地长成了一个充满爱的人儿。她自小便会体贴妈妈,怕她一个人害怕就不要她夜晚出门;怕她担心病情就忍痛写信报平安。她继承了父亲的天真顽皮,又遗传了母亲的文静儒雅,正是这样和谐的原生家庭才能培育出如此有爱的小孩。如今的社会,孩子要么被溺爱得顽劣不堪,要么被各种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如果可以,多希望他们能够自由却不放纵,快乐而有担当。
珍惜当下,爱家人爱朋友,付出我们能付出的,给予我们能帮助的,用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用平淡的心情面对一切,无论幸福还是悲伤。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五)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写《我们仨》,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读来,更惊觉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致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态。
随梦入境,而先生的梦并非虚幻。三人走散了,温馨的家永远没了。年头和年尾,老先生相继失去两位亲人,这份伤疼是以如何的强劲摧残风烛残年的老人?我从先生文字里懂得:“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由热热闹闹、相扶相持的三个人变成孑然一身,孤单落寞的日子更显往日的欢乐。先生无穷无尽地追忆丈夫和女儿,相思之苦,肝肠寸断。“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一片黄叶,守望生命终极。生命有限,情海无边。先生的坚贞和守护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铭心,与日剧增,但先生在顽强继续。她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用她的话说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坚强与豁达让我想到胡杨林,千年风范,坚韧不拔。
先生博学强识,知识渊博,声望极高,然让人感叹的是她为了爱情甘愿屈居并付出,用智慧和大爱精心营造着家编织着生活。“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在先生回忆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乐天和自信是弥足珍贵。“不要紧”是先生给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承担家庭重担,免除后顾之忧,乃钱老先生的福气。更让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务事并没有捆住先生的手脚,影响她的事业,书中写到,读书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爱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蕴深厚、通灵炫目,神秘瑰丽,女人能将人生演绎如此精彩的莫过于先生。
不管世风如何,也不管身份改变,先生一以贯之地保持低调平实之风,淡薄名利,宁静超然。书中写到,“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老夫妇德高望重,着作等身,却不要办公室,不用秘书,有车也不坐,除非到医院看病。诚实的品格同样跃于纸上:“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语言,需要气质和定力来支撑。说实话、干实事,做人起码的要求,却总是难以实现,而先生风雨百年,仍能如此,这便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觉了。
感谢杨绛先生,让我读到这样清新脱俗的文字!感谢先生,告诉我做人做事的真谛即本原、珍惜。反复品味,我亦进入太虚幻境:夕阳正好,浩瀚无边的水面如镜,远远望去,一朵旷世莲花圣洁夺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地绽放、烂漫,任凭风吹雨打,她自岿然不动,唯有清香飘来,沁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