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一 >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教学设计

若水分享 1147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列表归纳本课基本知识,以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成方法,探究中国古代乐器的演进过程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文字的演变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西周晚期出现了大篆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天文:日食、月食、彗星的记录

  2.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战国时测出24节气。

  3.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

  2.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法)

  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学生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过程]

  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 (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4.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liuxue86.com

  5.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书法条幅,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

  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

  (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学生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渡: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天文:

  让学生找出我国先秦时期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归纳:古书记载,夏朝时期的某天发生了日食;商朝甲骨文里有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周朝有关于日食(公元前776年)和彗星(公元前613年)的确切记载;等等。

  2.历法:

  夏朝的历法的发明、商朝历法的特点、战国24节气 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历法和24节气,并让学生深入思考他们的作用。让学生课下继续搜集24节气的谚语。

  3.医学:名医扁鹊

  (1)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2)补充扁鹊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屈原

  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

  (说明:《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

  2.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提供一些资料供学生了解。

  整合知识:

  纲要知识图(可让学生自己画,小组互相交流)

  总结认识:

  (总结出今天的收获,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1.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想进一步了解?你打算怎样继续去了解呢?

  2.对于这些知识,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吗?

  3.约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教学设计

  (1)以讲授古代文化在文字、天文、历法、医学、文学、音乐方面的基本知识为载体和切入点,引起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关注。

  (2)同时引导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归纳为契机,培养其动手能力;以引导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探究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发现历史、研究历史,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让他们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这是授课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诗人屈原。

  (2)教学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离骚》的艺术成就。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文字的演变

  1、首先以总结的方式呈现我国早期文字的演变及时间,给学生一个整体性了解。

  2、然后详细介绍三种文字的相关内容,(以图片为主)。

  (1)甲骨文方面先显示两张图片,进而介绍甲骨文的数量和研究现况,以甲骨文中的舟和车为例,说明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象形。接下来让学生动起来,猜猜几个简单甲骨文字对应的文字,让学生体会甲骨文的造字方法。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说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作答)最后强调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金文方面,结合图片毛公鼎说明金文的概念,又名铭文或钟鼎文,是商周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3)大篆简略介绍,说明文字演变过程及其特点:从复杂到简单从形象到抽象。

  3、完成以后提问(过渡):商、周时期的文字主要是刻或铸在器物上的,到了战国时期有何变化呢?(写下来)从而引出毛笔、竹书、帛书、电脑。

  4、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

  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请学生模仿握毛笔笔姿,找一下古人的感觉。

  设问过渡:既然有了文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到底记载了哪些内容呢?从而引出古书记载的天文现象,过度到下一个目。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尽量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动手找一找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天文:

  (1)让学生谈谈日食、月食现象(可结合最近一次日食)。教师讲述“扫把星” 即哈雷彗星。

  (2)为加深理解,让学生结合小学里的自然科学,上黑板画出日食、月食现象中三大星球的位置变化的几何示意图,教师可用电脑操作演示其变化,与地理学科联系起来,明白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从而过度到“历法”。

  历法:

  2、然后让学生辨别阴历与阳历、农历与公历的联系,结合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常说的“夏历”,指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农历。提问:农历与现实生活中的哪个产业关系最密切(农业)?人们总结经验规律,测定出24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

  3、学生动手加深理解和记忆

  (1)、让学生背一背我国的24节气表或说说与节气有关的谚语;

  (2)结合实际过渡:24节气——农业——五谷杂粮——难免生病,从而引出名医“扁鹊”及其“四诊法”。简介扁鹊其人。

  4、让学生以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和想象:

  (1)让学生说一说“病入膏肓”的故事。

  (2)教师在讲台模仿老中医把脉,也让底下的学生模仿老中医把脉,找找老中医的感觉,引发他们对古代传统的中医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过渡:名医扁鹊能医人,但在孙中山和鲁迅看来,医国更重要,引出战国时期对自己的祖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屈原。

  (三)文学和音乐

  1、首先联系现实生活提问你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吗?有什么纪念活动呢?

  让学生说说我国与屈原有关的传统节日:如有关的端午节、粽子、赛龙舟。

  2、然后,再次提问:想一想屈原为什么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从而让学生说说屈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对于屈原的一生和其代表作《离骚》比较难懂,应解释《离骚》的含义,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和讲述屈原的生平,讨论屈原的死(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火花),得出2000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的崇高品德、高尚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

  3、过渡:教师可提示赛龙舟需要击鼓,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yue),古人享受“钟鼓之乐”(le)。 从而导出下面要讲的“钟鼓之乐”。

  4、画面和音乐:让学生欣赏电脑里编钟的画面和一些古典音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课后小结

  首先回忆本课,进行知识结构梳理。本课所学的文字、历法、医学、文学、音乐都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我们应该热爱灿烂的历史文化,热爱生活。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课后习题

  制作一张表格,归纳本课内容。(学生答,多媒体显示答案)

  板书

  1、 甲骨文 商朝 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

  2、 金文 商周时期

  3、 西周 大篆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

  1、天文 夏朝:日食

  商朝:日食、月食

  2、历法 夏历~商朝历法:大小月~战国24节气

  三、诗歌和音乐

  1、屈原和《离骚》 战国末年 楚国

  2、音乐 “钟鼓之乐” 湖北随县编钟


相关文章: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七年级历史学情分析

3.初中历史记忆口诀

4.新学期初一历史学习计划:历史记忆歌

5.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4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