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手册
若水分享
1147
(一)、煤气MSDS:
一、 成分 / 组分信息
主要成分: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煤气
有害成分: 浓度: CAS NO.
氢气(H2) 58% 133-74-0
甲烷(CH4) 24% 74-82-8
一氧化碳 (CO) 8% 630-08-0
不饱和烃类(CmHn) 2.2% 无资料
二氧化碳(CO2) 4% 124-38-9
氮气(N2) 3% 7727-37-9
氧气(O2) 0.8% 7782-44-7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气体
1.煤气是一种易燃,有毒气体。焦炉煤气的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中毒事故。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遇到火源发生燃烧爆炸。煤气是有毒气体,其对人体的侵入途径为吸入。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 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2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若发生煤气大量泄漏,除引起人体中毒外,还对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
大量泄漏若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会对周围群众的生命和财富安全造成巨大的损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遇到火源发生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水等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应配备防火防毒服、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等用具,以防中毒。
五、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六、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须佩戴自给式氧气呼吸器。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储存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设施,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七、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吸收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明火,禁止打手机及防止静电产生
八、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一种无色透明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
相对密度(气=1)0.4-0.6
爆炸上限% 30.4 爆炸下限%5.6
引燃温度:600-680
溶解性:不溶于水
九、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发生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静电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十、运输信息
包装标志:有毒易燃气体 包装类别:I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十一、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1月26日发布,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3类有毒易燃气体。
(二)、煤气检修规定:
1、煤气设施是指所有流经煤气的设施,包括与其相连的其他介质(如蒸汽、氮气、水等)的管路、设备到与煤气介质第一个切断装置的部分都视为煤气设施。
2、煤气设施检修时必须取得安全环保科的允许,并且由检修单位指派专人负责对检修人员进行监护。
3、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应对煤气来源进行有效隔断,水封水位保证不低于正常工作压力2倍以上的水位高度,若无水封时,必须加堵盲板作为有效隔断,进入煤气设施内部作业时,必须加堵盲板作为有效隔断,
4、有效切断煤气来源后,应使用蒸汽或氮气对内部积存煤气吹扫干净,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应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
5、在拆卸煤气设施或撬动煤气设施开口时,必须使用铜质或其它防爆工具,若无防爆工具时,必须在使用的铁质工具上抹上黄油后方可使用。
6、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等以及在煤气设施存在盲点的位置进行检维修时,检修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向处,不应该正对煤气设施的开口方向,检修时应采取必要的机械通风,对开口位置进行吹扫。
7、进入煤气设施内作业时,还应按照《安全作业管理制度》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并经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 (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在不超过200mg/m3 时,人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合格后方可进入煤气设施,但需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并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并且作业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至少间隔2小时以上。
8、煤气设施动火作业时,还应按照《安全作业管理制度》中“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时,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应可靠接地,保证煤气压力平稳;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时,在煤气设施吹扫置换合格前不能在煤气设施上拴拉电焊线,吹扫置换经取样分析检测可燃气体及含氧量合格,并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或通上蒸汽,确认在动火全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后方可动火作业。
9、煤气设施检修间隔0.5小时再次检修时应重新置换,达到标准后方可进行。
10、在煤气设施内取样分析时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当煤气比重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气样;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时,取中、上部各一气样。
11、煤气设施在夜间检修时,应设置防爆灯进行投光。
一、 成分 / 组分信息
主要成分: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煤气
有害成分: 浓度: CAS NO.
氢气(H2) 58% 133-74-0
甲烷(CH4) 24% 74-82-8
一氧化碳 (CO) 8% 630-08-0
不饱和烃类(CmHn) 2.2% 无资料
二氧化碳(CO2) 4% 124-38-9
氮气(N2) 3% 7727-37-9
氧气(O2) 0.8% 7782-44-7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气体
1.煤气是一种易燃,有毒气体。焦炉煤气的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中毒事故。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遇到火源发生燃烧爆炸。煤气是有毒气体,其对人体的侵入途径为吸入。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 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2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若发生煤气大量泄漏,除引起人体中毒外,还对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
大量泄漏若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会对周围群众的生命和财富安全造成巨大的损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遇到火源发生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水等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应配备防火防毒服、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等用具,以防中毒。
五、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六、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须佩戴自给式氧气呼吸器。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储存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设施,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七、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吸收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明火,禁止打手机及防止静电产生
八、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一种无色透明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
相对密度(气=1)0.4-0.6
爆炸上限% 30.4 爆炸下限%5.6
引燃温度:600-680
溶解性:不溶于水
九、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发生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静电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十、运输信息
包装标志:有毒易燃气体 包装类别:I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十一、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1月26日发布,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3类有毒易燃气体。
(二)、煤气检修规定:
1、煤气设施是指所有流经煤气的设施,包括与其相连的其他介质(如蒸汽、氮气、水等)的管路、设备到与煤气介质第一个切断装置的部分都视为煤气设施。
2、煤气设施检修时必须取得安全环保科的允许,并且由检修单位指派专人负责对检修人员进行监护。
3、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应对煤气来源进行有效隔断,水封水位保证不低于正常工作压力2倍以上的水位高度,若无水封时,必须加堵盲板作为有效隔断,进入煤气设施内部作业时,必须加堵盲板作为有效隔断,
4、有效切断煤气来源后,应使用蒸汽或氮气对内部积存煤气吹扫干净,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应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
5、在拆卸煤气设施或撬动煤气设施开口时,必须使用铜质或其它防爆工具,若无防爆工具时,必须在使用的铁质工具上抹上黄油后方可使用。
6、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等以及在煤气设施存在盲点的位置进行检维修时,检修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向处,不应该正对煤气设施的开口方向,检修时应采取必要的机械通风,对开口位置进行吹扫。
7、进入煤气设施内作业时,还应按照《安全作业管理制度》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并经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 (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在不超过200mg/m3 时,人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合格后方可进入煤气设施,但需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并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并且作业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至少间隔2小时以上。
8、煤气设施动火作业时,还应按照《安全作业管理制度》中“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时,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应可靠接地,保证煤气压力平稳;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时,在煤气设施吹扫置换合格前不能在煤气设施上拴拉电焊线,吹扫置换经取样分析检测可燃气体及含氧量合格,并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或通上蒸汽,确认在动火全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后方可动火作业。
9、煤气设施检修间隔0.5小时再次检修时应重新置换,达到标准后方可进行。
10、在煤气设施内取样分析时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当煤气比重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气样;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时,取中、上部各一气样。
11、煤气设施在夜间检修时,应设置防爆灯进行投光。
(三)、煤气作业防护用品:
一、呼吸器使用前的检查
1).检查全面罩的镜片、系带、环状密封、呼气阀是否完好,和供气阀的连接是否牢固。全面罩的各部位要清洁,不能有灰尘或被酸、碱、油及有害物质污染,镜片要擦拭干净。
2).供气阀的动作是否灵活,与中压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
3).气源压力表是否正常指示压力。
4).检查背板组是否完好无损,左右肩带、左右腰带缝合线是否断裂。
5).气瓶组件的固定是否牢固,气瓶与减压器的连接是否牢固、气密。
6).打开瓶阀,随着管路、减压系统中压力的上升,会听到气源余压报警器发出的短促声音;瓶阀完全打开后,检查气瓶内的压力应在28-30MPa范围内。
7).检查整机的气密性,打开瓶阀,待气压稳定后关闭瓶阀,观察1min内压力表值下降不超过1MPa.
8).检查全面罩和供气阀的匹配情况,关闭供气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吸气,供气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9).根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上述项目的检查。呼吸器在不使用时,每月应对上述项目检查一次。
10 、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1).佩戴呼吸器时,先将快速接头拔开(以防在佩戴呼吸器时损伤全面罩),然后将呼吸器背在人身体后(瓶阀在下方),根据身体调节好肩带、腰带,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2).连接好快速接头并锁紧,将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时佩戴。
3).将供气阀的进气阀门置于关闭状态,打开瓶阀,观察压力表示值,以估计使用时间。
4).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用系带)进行2-3次的深呼吸,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气阀就停止供气,无“丝丝”的响声。一切正常后,将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和人的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
在佩戴全面罩时,系带不要收的过紧、面部应感觉舒适,无明显的压痛。全面罩和人的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后深吸一口气,供气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5).呼吸器使用后将全面罩的系带解开,将消防头盔和全面罩分离,从头上摘下全面罩,同时关闭供气阀的进气阀门。将呼吸器从身体卸下,关闭瓶阀。
二、白色5号滤毒罐也是处理煤气小量泄漏的防护用品;
使用方法:
1、检查全面罩气密性。
2、检查滤毒罐有效性。
(四)、常用急救知识:
1 、急救的组织和伤员的搬运
急救是指对危重伤员采用的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目的在于挽救伤员的生命,防止伤情进一步恶化,尽量减少伤员的痛苦和并发症。
1)、急救组织:由车间安全员、职业卫生监督员和急救员组成。负责现场急救、初期处理和转运工作,同时与医务室联系,调派医务人员到现场协助抢救。
2)、急救员:急救员的任务是做好现场抢救,这是整个急救工作的关键,也是伤员能否获救的基本保证。不少伤亡事故发生在车间或施工现场,由于现场条件差又无专业医务人员在场,因此车间应训练一定数量的在职操作工兼任急救员,承担急救任务,并在车间内设置急救箱,装备必要的急救物品。一旦发生事故,急救员即可就地抢救。
3)、伤员的搬运:重伤员经现场初步处理后,需要转院的要作好护送准备,并向接受单位详细交待受伤和处理经过。
①转送搬运要求:动作要稳而快,特别要注意疑有骨折的病人,避免因搬运不当而加重伤情。如胸腰椎骨折,搬运病人时宜平托,一人抬肩,一人抬腰背部,一人抬下肢,并要求同时动作,保持病人躯干呈平卧伸直,姿势移到担架或门板上,勿使躯干扭屈或旋转。切忌一人背送或一人抱头一人抬腿,致使病人脊柱屈曲,加重损伤。搬运颈椎损伤病人时,要一人在头前用两手拉病人下颌略施牵引,平卧于硬板后,头两侧用枕头或沙袋围好,防止头向左右摆动。
②转送工具:一般用救护车。随车救护人员应经过特殊训练,熟练掌握体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控制各种外伤性出血、静脉输液等急救技术,防止伤病员在运送途中死亡。救护车行驶途中,车要保持平稳,防止伤病员可能出现心血管和呼吸功能障碍而发生意外。
2 、人工呼吸法: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主要有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等。
1)、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①病人仰卧,急救者一手托起病人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以解除舌下坠所致的呼吸道梗阻。
②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漏气。
③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对病人口内吹气,直至上胸部升起为止。若病人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将口唇紧闭。
④吹气时,观察病人胸部扩张程度是否恰当,以及时调节吹气量,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稍向侧转,并立即放松捏紧鼻孔的手,让气从病人肺部排出,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吸声,观察有无呼吸首梗阻。
⑤按上述方法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6—20次。
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必须与胸外心脏按压术同时进行,吹气与心脏按压比例为1∶5。吹气时为防止交叉感染,可以取一块纱布盖在病人的口或鼻上。
2)、仰卧压胸法:
此法的气体交换量可以稍按近于正常呼吸量。但因体位关系,病人的舌头因重力而后坠,阻塞呼吸道。因此,操作前需将舌头拉出。此法对于溺水者和胸部创伤的伤员不宜采用。
①病人仰卧;
②救护人员屈膝跪于病人大腿两旁,两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他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上;
③救护人员用力向下稍向前推压,其动作要领、速度均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3)、胸外心脏按压术
心脏如果停止跳动或处于无效的收缩状态(心室纤维性颤动),血液好不能在周身循环,这时即使坚持作人工呼吸,仍无法挽回病人的生命。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心脏跳动,维持血循环的方法称为心脏按压术。胸包心脏按压术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效果确实,可在急救现场实施。
操作方法:
①病人仰卧在硬板床或地面上,若系软床应于背下加垫木板。
②术者站立或跪于病人一侧,左手掌的根部放于胸骨下1∕3处,两乳头中间;右手掌交叉重叠在左手掌上。肘部伸直,以术者上身的重力,有节律地垂直向下按压,以使胸骨下陷3—4cm为宜,然后放松。
③按压速率,成人每分钟80—100次,小儿100次。每次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放松时手掌不要离开胸壁。
④记录开始操作的时间,按压有效的标准是:每次按压时评价颈动脉或股动脉处可摸到搏动;口唇、面色转红、瞳孔缩小、角膜湿润、睫毛反射阳性;自主呼吸恢复。
注意事项:
①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必须同时配合进行,一般每按压5次,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一次。
②按压心脏力量的大小,应根据病人身体,胸廓情况而定。对身体强壮的病人,力量宜大,对儿童或幼儿,可用单手按压或大拇指挤压。力量过大,可发生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也血、肝破裂等并发症。
③按压时,为避免胃内容物呕出呛入气管,病人头部应适当放低,并偏向一侧。
④有胸部严重创伤、肋骨骨折或心包填塞等情况者,不宜采用本法,应作开胸心脏按压术。
(五):煤气接触限值:
1、 ppm 是体积比浓度。 Ppm 是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是表示百万分之一。
2、 “ LEL ”是指爆炸下限。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到火种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简称%LEL
3、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到火种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简称 %UEL
CO浓度mg/立方(PPM) | 作业时间 | 人体反应 |
30(24PPM) | 8小时 | 无反应 |
50(40PPM) | 2小时 | 无明显后果 |
100(80PPM) | 1小时 | 头痛恶心 |
200(160PPM) | 30分钟 | 头痛晕眩 |
500(400PPM) | 20分钟 | 中毒严重或致死 |
1000(800PPM) | 1-2分钟 | 中毒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