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家庭安全用电知识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向来用电量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教室里、宿舍里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安全用电,合理用电,了解一些必要的用电常识,可以有效避免许多危险事件的发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校和家庭安全用电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和家庭安全用电知识
一、电器线路起火有哪些因素?
电器线路起火通常是由于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接头松动、导线接触表面氧化等引起局部过热)、漏电(导线绝缘层被损坏,接触金属管而产生电火花)等因素造成的。
二、学生宿舍为什么不准使用热得快、电炉?
遵守校规校纪,不使用违规电器,如电褥子、热得快、电饭煲等大功率电器,不使用三无(无中文标识、无厂名、无厂址)电器,使用此类电器都极其容易引发火灾。
三、学生寝室内为什么不能私自拉、接电线?
一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
二是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超负荷而造成火灾。
三是乱接乱拉电线,容易与被褥、蚊帐、床铺、书本衣物等物品混杂,而发生漏电或触电。有的同学为了使用方便,私自拉接电线,并将电线绕在床架上,这种行为严重威胁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是坚决不允许的。
四、教室安全用电
如果教室里的插座、开关已经出现破损的情况,同学们不要动手去触碰,应该提醒身边的小伙伴们注意,并尽快告诉老师,届时学校会安排专业人员及时更换。在打扫卫生之时,不可用湿抹布擦拭或用水冲洗开关和插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室里的灯具与多媒体设备等电器,这些电器使用完毕,也要及时关机,避免因待机时间过长,增加耗电,也可能导致机器过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最好的方法是晚上无人时,断掉总闸,省电又安全。
五 、严禁使用劣质充电物品
当前,各种电子产品为大家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是大家经常使用的物品。这类电子产品大多都使用充电器和充电电源。但一些不法之徒为利所驱,生产和销售劣质充电器、充电灯和充电电源,而我们购买和使用了这些劣质的充电器、充电灯和充电电源。
这种三无产品使用假冒劣质电线,元件,做工粗糙,没有质检,使用时会因虚接、发热出现安全隐患,导致火情火灾发生。这些劣质的充电器、充电灯和充电电源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埋藏在我们身边,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各位老师同学们,为了让家人安心,让家长放心,为了您和他人及学校的安全,请格外注意用电安全和消防安全,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增强安全用电观念,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有序。
宿舍用电常识
01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充电器、台灯等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02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器,并拔下电源插座,防止遭受雷击。
03电脑、风扇、电线、插座、接线板、充电器等用电设备使用时,要做好通风、防水、防潮及远离易燃物,不能安放在床铺上或被褥中。
04电器使用时间过长会造成险情,使用中要注意让电器适当断电休息,使用完要及时关断电源;若遇到停电,停电时要拔掉插头,来电时要检查线路和电器。
05充电器等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充电过程中要有人在场。
06使用台灯灯具时,放置位置要安全,不要在灯罩上或其附近放置易燃物品;不要让水珠溅到高热的灯泡上。
07手机充电时间过长或边充电边使用手机电话,可能导致手机电话机身发热,引发燃烧或爆炸事故。
08固定式插座只能接一个移动式插座,严禁多个互接;移动式插座必须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靠近被褥、衣服、书本等易燃物品。
09当宿舍内的公用电器设施发生故障时,应按程序报有关部门维修;自备电器应由专业人员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严禁私自操作。
安全用电常识总结
一、认识电流,电是人类生活的不可缺少的。
我们的家庭有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等等,电可以用来照明、煮饭、凉风扇、玩电脑等等,电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如果不正确使用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
二、远离危险电源,确保生命安全。
小学生经常出现在假期去电线杆掏鸟窝触电而死亡的事故,这个教训是深刻的。所以我们小学生认识那些电源是危险的,那些地点是电源的危险区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在不小心走到有电的危险地带怎样自救,也是我们小学生要掌握的常识,如:人体要保持与带电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10kv线路要保持1米以上;110kv线路要保持1米以上;220 kv线路要保持3米以上;500kv线路要保持5。0米以上等。这些基本的常识要队员们牢记才能避免上面悲剧的发生。
三、由电器短路引起火灾,要学生谨记不能用水灭火!
如因电线或电器设备短路起火,是不能用水灭火,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扑灭火焰,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带电灭火。
学校和家庭安全用电知识相关文章: